研發引流管裝置 奇美醫院稱大幅改善壓力性損傷
奇美醫學中心研發「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盼改善傳統鼻胃管等醫療管路固定方式容易造成壓力性損傷及病人不適狀況,院內從7月使用至今未再出現相關壓力性損傷個案。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手術專責護理小組長顧正婷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指出,病人就醫過程中使用鼻胃管等各類管路相關器材所產生的皮膚局部損傷,稱為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而手術病人更容易出現術中壓力性損傷,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延長住院天數,也會增加照護複雜性與醫療成本。
顧正婷表示,傳統的鼻胃管固定做法,是以剪成工字型的膠帶黏貼於鼻頭,若固定處防護不當,容易造成鼻黏膜及人中處皮膚壓力性損傷。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去年1月至今年6月住院病人共有993件壓力性損傷個案,其中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就有339件。
顧正婷指出,奇美醫學中心手術團隊創新研發「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使用時只要將管路先置入C型固定環,將背膠膜移除後,黏貼於清潔乾淨的皮膚處即可,更換移除也很方便,擁有易操作、易移除、易清潔、不傷害皮膚等特性。
顧正婷說,經申請專利並技術轉移業者商品化後,今年7月起在手術室及病房使用「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院內至今沒有發生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個案,病人多數回饋舒適沒有異物感,操作的護理人員只要花約9秒鐘,就可完成固定及皮膚防壓,幾乎是傳統做法的1/10時間。
顧正婷指出,這項裝置適用於各種外科管路,且具有親膚性,可將管路固定於皮膚而不發生管路移位,並有預防皮膚損傷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