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阿里山森鐵 五感體驗7件竹構建築美學「對話」百年林鐵

周末來嘉義搭阿里山林鐵列車,賞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由結構技師陳冠帆擔任策展人,今年以竹構中的接頭為焦點,7組新銳建築設計師的竹構築,分別位在嘉義製材所園區、竹崎車站、梨園寮車站、水社寮車站以及十字路車站,旅客不妨試著走入竹構空間,去感受竹構與車站、森林、森鐵及海拔間多層次對話姿態。
林務局與台灣竹會合作辦理「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選拔7組建築團隊於林鐵沿線,配合地景變化,設置7座竹構建築,今年更將焦點放在重新看待竹構中的「接頭」,以及讓竹構與林鐵場域的特性更加結合,營造全新的空間體驗。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在台灣竹產業力圖創新再出發的時期,透過教育傳承,使新一代建築、設計從業者認識竹材料及當代技術,打造專屬台灣的竹構設施與建築,引領民眾打破竹材傳統框架,重新認識竹材韌性與多元可行性。
以螢火蟲聞名的梨園寮車站,在設計師陳華志及陳昀靖的巧思構築下,作品「螢河月台」以連續起伏的拱構,築出高低起伏的型態,讓停留於此空間者,感受到微風吹拂與光影溫柔照拂。
另位在篤鼻山、四天王山群峰下,海拔1186公尺的水社寮車站,由設計師鄭博仁及鄭乘騏所構築的「無門之門。入山門」,作品利用兩片交疊的竹結構,如同車站的區位,形成入山門的意象。
7件竹構建築分布,從嘉義製材所到海拔127公尺的竹崎車站,沿森鐵爬升至1534公尺的十字路車站,途經梨園寮、水社寮車站,搭配海拔與地景變化,藉此拉開新竹構的序幕藍圖,也讓旅客搭乘森鐵或到訪遊憩同時,感受現代竹構美學與傳統技藝的交織藝術建築創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