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水情吃緊!嘉義今迎來第一場春雨 民眾驚呼「媽祖婆顯靈」

小學生露營被教官罰跪「老師在哪?」 家長批學校甩鍋

有這些症狀千萬別輕忽!小心大腸癌已找上門

有這些症狀千萬別輕忽!小心大腸癌已找上門。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這些症狀千萬別輕忽!小心大腸癌已找上門。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網友熱議的「大腸癌症狀」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罹患大腸癌後的七大常見症狀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民眾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大腸癌發生的機率也逐年增加。然而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且易與其他疾病徵兆混淆,因此了解大腸癌常見症狀,並在有相符情況時多加留意、嚴重時儘早就醫,成為國人重要的課題。

糞便帶「血或黏液」應立即檢查 突然「腹瀉便秘」可能是大腸癌警訊

▲網友熱議TOP7大腸癌症狀 網路聲量排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製圖
▲網友熱議TOP7大腸癌症狀 網路聲量排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製圖

觀察網路上對於相關症狀的話題討論,可以發現許多確診大腸癌的患者都有「糞便帶血或黏液」的狀況。由於大腸癌導致的血便通常呈暗紅色,且沾附透明黏液,日前就有民眾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表示自己「大便出血且飲食不健康」,擔心是否罹患大腸癌,網友便留言安慰「要看什麼顏色的血」,提到鮮紅色的血可能只是痔瘡,若真的是腫瘤導致的出血則多是暗紅色的,不過也提醒有血便就應儘快到醫院檢查治療;此外,也有人建議最根本的做法還是「現在開始好好調整飲食」,叮囑少吃甜食炸物、減少含糖飲料和酒精的攝取,以及多吃高纖榖物與蔬果,才能重返健康的身體。

另外,如果發現「排便習慣改變」且持續一段時間,像是突然有「腹瀉」及「便秘」等問題、糞便呈現水狀或鉛筆狀,都要多加留意,這可能是大腸癌發出的警訊之一。有網友就表示自己「持續腹痛拉肚子,還會有大不乾淨的感覺」,吃完診所開的藥反而開始「脹氣和便秘」,上網查詢資料後,猜測可能確診大腸癌而焦慮不已,而熱心民眾則留言建議「可以去照大腸鏡、做糞便潛血檢查」,認為實際檢查才能真正安心,並申明盲目地查找資料,通常只會徒增心理負擔,還是必須以醫師檢查為準。

而「腹部疼痛」也是大腸癌常見症狀,如果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就要積極就診檢查。討論區上就有網友講述自己的罹癌經驗,從最初腹部劇烈疼痛,到多次就醫檢驗,最終確診大腸癌,無奈表示「人生被按下暫停鍵」,並希望能將經驗給有同樣症狀的網友參考,建議大家有相符病徵就「直接大腸鏡的檢查費花下去」,避免耽誤病情。許多同樣在與病魔奮戰的癌友也紛紛出面分享自己的抗癌故事,並鼓勵「請勇敢治療」、「一起堅持下去」,希望彼此能保持輕鬆的心情並早日康復。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定期接受篩檢與糞便潛血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如果已經發現有上述症狀發生,也要多加留意並盡快安排就醫檢驗,千萬不要輕忽這些常見症狀而延誤治療時機!

觀看原文→https://reurl.cc/ymrY1a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大腸癌 確診

延伸閱讀

輕熟女便秘竟因直腸癌! 標靶加化療重啟生命希望

影/高行健大腸癌三期動四次手術 以「三生有幸」描述自己

你篩了嗎?疫情影響近3年糞便潛血檢查少2成 大腸鏡也減少

金馬獎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病逝!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最可預防的癌症靠2種篩檢方法

相關新聞

翡翠水庫集水區今年降雨量不理想 今明實施人工增雨

久旱逢甘霖,今年首波春雨鋒面已到,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表示,今明兩天有利水庫集水區降雨,將在翡翠水庫壩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

期盼15年!國7興建案獲中央核定千億預算 訂2025年動工

地方企盼15年的國道7號興建案,昨天正式獲行政院核定,總經費約1357.9億元,預計民國114年動工,119年完工,分標...

C肝辦解散降級 衛福部挨轟

衛福部喊出「二○二五年超前世衛清除C肝」,原直屬衛福部的「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簡稱C肝辦)」卻於二月降級併入國健署癌症防...

蓄水剩11% 曾文水庫變高球場

全台水情吃緊,曾文水庫昨天蓄水量只剩百分之十一,大面積淤泥裸露長滿雜草,宛如一座天然高爾夫球場,顯示水情嚴峻,高雄地區則...

新菸害防制法今上路 加熱菸未通過審查「現在也是違法」

菸害防制法修法行政院今公告正式上路,即起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菸則必須通過「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才可合法上市。...

今起禁電子煙 基層憂太難取締

為遏止新型菸品亂象,行政院今公布菸害防制法修法,即刻實施,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及其載具,禁菸年齡提高至廿歲、校園全...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