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姑丈羅時豐突襲開箱遠傳門市,讚嘆「將心比心,為你用心」的零負評服務
轉型Youtuber重新翻紅的資深藝人羅時豐,與姪子共同經營「羅時豐D.L 不務正YA」,兩人透過詼諧的街頭訪問,為網友們帶來許多歡樂,在最近的節目中,由於姪子提到曾經在遠傳門市受到非常貼心的服務,羅時豐表示令人感動,決定要代表遠傳成為關懷大使,突襲遠傳門市,慰勞第一線的門市人員外,還準備了小禮物給來找這三位門市人員服務的前15位民眾。
當天行程非常緊湊,羅時豐一行人分別拜訪了新店、五股與板橋三家門市,並從門市人員分享的故事中,真正體驗到同仁堅持的態度與努力不懈的精神,他們自始自終都站在客戶角度,從心出發與客戶溫暖互動,以「將心比心,為你用心」的服務精神,努力將每一項服務做到好,即使在疫情嚴峻期間亦能堅守崗位,站在第一線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服務。
將心比心 遠傳門市人員耐心協助老夫妻返家
第一站來到新店北新一店,突襲的是在遠傳服務七年的家玉,她每天早上都會發LINE與名單中的長輩朋友打招呼,她對待年長的客戶非常親切,例如曾經遇過一對阿公阿嬤走進門市問可否打鑰匙,家玉仍然迎上前去解釋這裡是遠傳的門市,但在互動間,她發現這兩位老人家連自己家住在哪裡都不清楚,好像是剛搬到附近,於是她帶他們去附近鑰匙店,但沒想到因為疫情而沒營業,最後家玉聯絡了警方,才幫忙兩位老人家順利返家。
羅時豐對家玉的耐心感到訝異,家玉則回說,自己上班之所以無後顧之憂,是因為家中公婆的協助支持,所以對他們充滿感恩,因此也把這分心意用在工作上,「遠傳的服務宗旨是貼心、用心與同理心,現在更升級為將心比心,我希望自己也能跟上腳步。」家玉說。最後由羅時豐為她披上了「北新之星,和藹貼心」的彩帶,圓滿的結束了探訪。
好家在,有遠傳兒童手錶電話立大功
接著羅時豐去拜訪五股城泰店的馨方,她在遠傳服務已經長達九年,有400多位客戶在她的LINE名單中。由於門市採輪調制,她為了怕客人來門市撲空,每個月都發班表給客人,大家聽了都表示這實在太用心了。
馨方也跟羅時豐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故事。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馨方,曾遇過有位單親媽媽帶著孩子來門市,辦兒童手錶方案,沒想到三個月後,那位媽媽用孩子的手錶打電話來,原來是遇到了緊急的狀況。當時小孩確診,帶去醫院時,沒想到把鑰匙手機都鎖在共享機車的行李箱,由於當時疫情嚴重,附近沒有人敢借他們手機,不知如何是好。馨方想了想,詢問了小朋友手錶密碼,然後幫他們新增共享機車的客服電話,這位媽媽就可以打電話過去請求協助,後來終於順利解決。這是因為馨方知道單親家庭生活辛苦,在設身處地的心情下,主動想辦法幫忙他們,這種將心比心的精神,已經自然而然融入在馨方的工作中。
當羅時豐問馨方總是很主動幫助客人的原因時,她表示,「這必須感謝公司對第一線同仁的照顧,讓我們會想將這份心情回饋給進來店中的每一位客人。」
這樣的正向思考與善的循環讓羅時豐非常讚嘆,並且準備了「善解人意,沒有脾氣」的彩帶和禮物送給馨方。
手機中毒了不要慌,交給專業來解決
最後訪問的是板橋府中門市的承翰,他是位非常有人緣又心細的年輕人,雖然在遠傳服務不到四年,但表現卻讓前輩也頻頻誇讚,羅時豐到現場看見承翰時,就開玩笑說:「我們今天要代替遠傳來檢驗你。」只見承翰不慌不忙跟姑丈應對了起來。原來,承翰面對客人時,很習慣以同理心融入,降低客人的不安,像是之前有位阿姨很驚慌地到店裡,喊著「我的手機中毒了,沒有辦法顯示!」承翰的反應視很驚訝地說:「真的假的,讓我看一下!」顯示自己跟阿姨一樣也被驚嚇到,然後才用專業去解決問題。
此外,因為疫情,門市取消了手機清潔的服務,有位阿伯不高興下,所以就給門市打低分,直到有次承翰特別幫阿伯清潔手機,過程中知道阿伯獨居,因此特別去關心他,後來阿伯竟然打滿分,絕對是感受到承翰的誠摯關懷。
當大家好奇承翰這麼年輕,怎麼會對老人家如此有耐心時。他說,因為自己是隻身到台北工作,希望家中的長輩遇到問題時,也可以遇到願意有耐心幫忙的人。接著他又深入說了自己的故事,原來會到台北,也是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讓自己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說到此,故事彷彿充滿「洋蔥」,大家都安靜了下來。接著承翰收到「嘴笑目笑,尊老愛幼」的彩帶,以及同事們用心製作的禮物:一張裝有媽媽照片的項鍊。
善的循環,讓愛遠傳
走出府中門市,已夜色低垂,羅時豐與遠傳同仁相處一天後,有感而發:「從白天訪到晚上,感覺遠傳門市裡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用心服務所有的客戶群,這是很幸福的一份工作。」連平日喜歡挖苦人的姪子也表示,難怪遠傳可以11年連霸「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電信通路金獎,還獲得16次SGS認證;就是因為遠傳第一線的同仁,把這份幸福感轉化為守護每一位顧客的貼心。羅時豐最後以「善的循環,讓愛遠傳」兩句話,為遠傳門市「將心比心,為你用心」的服務做了最佳的註解。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