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年輕化趨勢 雙和醫院呼籲女性民眾定期篩檢

台灣乳癌逐漸年輕化,好發年齡層從45至59歲明顯下移,衛福部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廖立民呼籲,過去乳癌常被認為會發生在5、60歲,更年期前後等中高齡女性的身上,但這樣的觀念已經過時,30歲以上女性應每月花時間自我檢查;45歲以上女性則需每兩年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
據衛生福利部資料,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另外在去年,有2913名女性死於乳癌,換算每天約8人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第二位。不過,乳癌並非絕症,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4%,若及早發現且保持正確且積極面對的心態,對生活及家庭的衝擊就越小。
廖立民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至少每個月花一些時間完成乳房自我檢查,45歲以上女性則需要每兩年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若有家族史,建議滿40歲就可以安排定期篩檢,來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
廖立民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乳癌的治療與預後效果有明顯提升,然而乳癌治療摻雜著許多生活層面的問題,讓療程複雜化,特別在年輕女性案例上,經常面對生育能力保存,或是擔心對工作能力、外觀與社交生活的影響等問題,不過,透過完整的醫療諮詢與服務,是有很大的機會能戰勝乳癌且盡早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上。
廖立民提到,雙和醫院乳房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全人的整合醫療服務,像是與生殖醫學門診結合,透過完整的生育諮詢、藥物及人工生殖技術解決生育的問題,也結合整型外科,利用乳房保留手術或整型式手術讓乳房的外型維持,將乳癌對病患活動能力的影響降到最低。
另外,針對早期乳癌的術中放射線治療(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IORT),是一種手術及放射治療一次完成的新技術,能替病人節下六周的放射治療時間,不僅減少往返醫院的次數,避免舟車勞頓,也大幅降低對生活或工作的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