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瑪娃晚上8點30分發布海警 北台灣明迎雨「這兩天」最接近台灣

起死回生?傳高苑科大獲台鋼盟捐助2.8億 有望成首間躲退場命運私校

出生彰化台北念書卻選擇雲林從醫17年 許智能:只要願意,就能找到留下的理由

臺大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許智能(左二)表示,心臟科是臺大雲林分院的發展重點及強項。
臺大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許智能(左二)表示,心臟科是臺大雲林分院的發展重點及強項。

這天,天氣晴朗,台大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許智能提早從家裡出發,走了兩公里多的路到醫院上班,這是他的生活日常。

「在醫院工作難免遇到緊急狀況,為搶救病人生命,一分一秒都慢不得,」他微笑說,只能在工作之外體現「慢活」步調,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習慣不塞車的生活

出生於彰化,在台北念書,卻選擇到雲林當醫生,在台大雲林分院工作邁入第十七個年頭。留在這裡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情懷?「我沒那麼偉大,」許智能靦腆的說,「對我來說,在哪裡當醫生都一樣,『都做一樣的事』,習慣了這裡的人事物,自然而然就留下來。」

2001年,在臺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的許智能,原本和雲林沒有任何連結,因為院方指派他到署立雲醫支援,從此結緣。

「回想起二十年前初來乍到的雲林,跟現在完全不同,」許智能說,當年沒有高鐵,從台北到斗六只能搭火車或客運,再走路進醫院。斗六街上除了少數幾家店鋪,其他都是住家,晚上很暗。記得有次太太和她的弟弟到斗六找他,晚上想找地方吃飯都很難,餐廳沒幾家,跟現在有著天壤之別。

(本文出自《一群人,讓這裡更美好:雲林改變臺大,臺大守護健康》)
(本文出自《一群人,讓這裡更美好:雲林改變臺大,臺大守護健康》)
不過,即使有這段經驗,但只有在住院醫師第二年及第三年各到雲林一個月,許智能與雲林還是沒有太多淵源。

沒想到,一年多之後,改制不久的時任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向他招手,問他:「要不要到雲林分院貢獻所長?」開啟他常駐雲林的契機,那時是2006年7月。

許智能沒有考慮太久就答應,他心想:太太是南部人,自己在桃園工作,逢年過節要回雙方父母家,雲林剛好在中間點,方便探視雙方長輩。後來,許智能的太太把工作調至雲林,兩人都習慣了不塞車的生活,自此在雲林落地生根。

從只有10%能做,到只有10%不能做

對許智能來說,這十幾二十年間,雲林除了生活機能更便利,醫療也有長足進步。

「2001年來支援時,心臟病患者幾乎都不會選擇在這裡治療,」他回顧,「當時還是署立醫院編制,心臟科醫師不多,能做的事也不多,特別是心血管急重症患者,就算醫師有意願處理,但設備不夠,只能請救護車把病人載走。」

可是,「當時雲林地區沒有醫院能夠執行心導管手術,很多心肌梗塞的急症病人在往北送或是往南送的路程中喪命,讓人看了很不捨,」許智能難過的說,可以走動的病人必須趕早搭第一班客運到北部看病,下午再回雲林,「心臟病患者多半年事已高,還要舟車勞頓、奔波看病,看了很心痛,卻又無可奈何。」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改制前的署立醫院能處理的心臟病人大約只占10%,10個求診病人之中,9個幾乎都轉走;臺大雲林分院接手後,現在大約只有不到一成的病人需要轉至醫學中心進一步治療,90%以上的病人都可以放心交給臺大雲林分院,」許智能見證了雲林分院醫療量能的變化。

有鑑於雲林地區老年人口多,心臟科是雲林分院的發展重點及強項,目前院內有13位心臟內科醫師、4位心臟外科醫師,許智能用「陣容豪華」形容,這樣的醫師團隊人數甚至比部分都會區大醫院還多。

(本文出自《一群人,讓這裡更美好:雲林改變臺大,臺大守護健康》,作者:黃筱珮)

延伸閱讀

第32屆醫奉獎/黃瑞仁18年改造醫療沙漠 在雲林找到行醫價值

與台大分院合作 雲林砸3億打造銀光樂活園區

第32屆醫奉獎 黃瑞仁盼台大雲林分院成雲嘉醫療燈塔

台大雲林分院添34生力軍 打造大雲林地區醫學中心

相關新聞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長壽5月颱瑪娃仍很強 彭啟明分析颱風假機率:沒登陸就不要想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今天中午在「彭博士觀風向」Yahoo! tv直播節目表示,瑪娃颱風從生成距離台灣3500公里到現...

大王具足蟲是什麼?變成料理端上桌 牠真的適合食用嗎?

當大王具足蟲成了餐桌上的佳餚,也許有一些你值得理解的小故事。

首季全台行人103死 不減反升

為了改善交安,交通部日前才定下目標,強調今年行人死亡人數要達到歷年最低,不過昨公布今年一至三月的卅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八一...

獨/和平護理師遭爆上班5支手機開直播 被批病人命恐被滑掉了

北市聯醫和平院區加護病房一名護理師遭爆,上班忙唱歌、開直播、賺抖內,滑手機更是常有的事,沒做完的工作成同事負擔,更因是資...

第4波新冠疫情延燒 醫曝3大族群最容易延遲就醫

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社區流行,除了年長者、兒童為高風險族群外,年輕人、中壯年也須提高警覺,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