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藝博會看疫後藝世代 YZ世代愛混搭、動漫風

2022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今天落幕。作為台灣解封後第一場藝博會,台北藝博會吸引來自8國的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海外畫廊參展,也呈現疫後藝世代的新面貌。業者觀察,疫情改變世界的經濟結構與藝術市場,出生於科技起飛年頭的Y世代與首批數位原生族群的Z世代,成為活躍於當代藝術市場的主角。因應新世代藏家的崛起,今年的台北藝博會充滿濃濃的動漫味,線上展廳與NFT加密藝術也成為藝術呈現的主流形式。
走進台北藝博會展場,處處可見色彩繽紛的大型潮流公仔,以及洋溢動漫風格的畫作與雕塑。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觀察,今年的台北藝博會充分展現「世代交替」,傳統藏家喜愛的水墨畫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輕藏家喜愛的動漫、普普風(pop art )畫作。她分析,如今60歲以上的藏家已不輕易出手,藝術市場的主要買家落在30與40世代,他們喜歡的藝品是可以掛在家中,讓人開心的輕鬆作品。藝術市場受歡迎的不再是水墨畫,而是可以跟家庭裝潢搭配的畫作,或是做為投資的潮流藝術、普普藝術。
但這不代表新世代不關心社會議題。以多納藝術引進的藝術家卞大龍為例,藝博會展出他最具代表性的北極熊系列,可愛的熊雕塑吸引許多觀眾打卡。陳如鈊表示,卞大龍其實是以遭遇地球暖化融冰危機的北極熊隱喻社會邊緣人,以其可愛的造型啟發觀眾建立更溫暖、更有同理心的社會。
走進觀止堂展間,南韓藝術家權能的畫作令人會心一笑。他將維梅爾、雷諾瓦、宮崎駿、奈良美智等古今中外大師畫作中的女子,統統放到台北永康街上攜手「逛街」。如權能這樣以以寫實的繪畫技巧臨摹大師名作,再以幽默元素重新組合,所形成「混搭」、「二創」藝術,也成為近年藝博會的主流。
不只是年輕藝術家喜歡這樣惡搞/致敬經典,60多歲的畫家陸潤城也在「古今中外」系列畫作中,讓常玉、畢卡索等大師共聚一堂。藤藝廊總監劉南杰表示,這種混搭風格不僅受新世代藏家喜愛,也對資深畫家有所啟發。
「疫情後大家都在探索、藝術要走哪個方向。」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祕書長游文玫表示,新一代藏家有自己的想法,風格「正在醞釀中」,台北藝博會便是提供各種可能性,「歡迎大家一起探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