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處大度淡海線輸水管潛盾工程 獲國際工程品質大獎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的大度淡海線1200mm輸水管潛盾接續工程,以穿越斷層的耐震設計及針對挑戰性高的複雜地層,採用創新工法,在全球32個會員國協會推薦的諸多免開挖工程中脫穎而出,一舉摘下國際免開挖協會(ISTT)2022年No-Dig Award新設工程獎,工程品質獲世界級肯定。
北水處長陳錦祥指出,這項工程挑戰性很高,工程在大度路下方約19公尺深,施工長達4年,以潛盾工法將交通衝擊降至最低並降低碳排放量,並以特殊耐震設計及耐震管材穿越大台北著名之金山斷層與山腳斷層,其特殊管材設計可於地層變位時,吸收一定程度之伸縮及彎折,達抗震之成效。
另外,長達2.2公里的潛盾過程須通過貴子坑溪箱涵、橋梁基樁、台電高壓洞道及捷運淡水線關渡隧道,更須穿越黏土層和凝灰角礫岩兩種截然不同之地質,工程團隊需在地下20公尺深進行潛盾機換刀作業,施工難度甚高,終打造出台灣最小口徑最長距離的自來水管潛盾工程。
北水處指出,北市近年來屢次在抗旱時支援其他縣市用水,專管完成之後,讓翡翠水庫的水源得以供應到50公里外的淡水地區,每日可供應14萬噸水量,滿足淡海新市鎮目標人口的充足好水,展現大台北地區水資源調度策略。
國際免開挖協會是全球免開挖工程技術的領航者,每年針對全世界優秀之免開挖工法進行評選,北水處大度淡海線輸水管潛盾接續工程工法,在全球32個會員國協會中脫穎而出。
北水處表示,大度淡海線輸水管潛盾接續工程109年6月完工通水,之前已獲108年度中華地下管道優良地下管道工程獎及工程會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這次又在芬蘭舉辦的2022免開挖工程大會,榮獲ISTT國際大獎,於芬蘭時間10月4日晚間9時(台灣時間10月5日凌晨2時)由國際免開挖協會理事長Jari Kaukonen親自頒獎、北水處工程總隊總隊長范煥英率團代表領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