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 App精準「地震倒數」怎辦到的?氣象局解惑

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9月17日、18日接連發生全台有感的顯著地震,一款天氣App在民眾感受到地震搖晃前就發出警報,引起網友討論,盛讚「真的很準」。對此,中央氣象局官方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解惑,該款民間App有跟氣象局簽約。
網路上爆紅的民間App,可以預測地震規模,也有倒數地震抵達的功能,民眾好奇它的資料從哪裡來。
氣象局表示,在大家熟悉的國家級警報中,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地震速報(預警)技術,是以少數地震測站的資料,非常快速計算地震的預估規模與震度,迅速發報給學校、交通運輸、防救災體系及大眾。
氣象局說,氣象局為擴大地震速報的服務能量,無償開放地震資料與演算技術,像是該App中的震波來襲倒數技術,任何有興趣的民間單位或是學術單位,都可以向氣象局簽約、申請使用,並研發後續應用。
氣象局表示,氣象局免費開放這些資料,提供各單位分析和開發,期許我國民眾在生活中不只能透過國家級警報、新聞媒體來蒐集地震訊息,而是可以藉由更多元的管道,擇其所需,即時獲得地震速報或相關減災防護的資訊。
此外,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也開發自身的「地震測報 App」,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下載使用,即時掌握地震動態。
地震測報App:https://www.cwb.gov.tw/V8/C/S/eservice/app/app_e.html
國際化的地震資料中心:https://gdmsn.cwb.gov.tw/
至於氣象局可以將「地震倒數」功能應用在國家級警報上嗎?氣象局說,由於PWS警報內容不僅是地震預警,還有大雷雨即時訊息、公路封閉警戒、水庫洩洪警戒、土石流警戒、疫情通知、防空警報等,因此,現階段比較難做到「客製化」的地震預警。
除此之外,氣象局說,氣象局也不希望國家級警報淪為一般地震資訊傳達平台,而是希望民眾養成聽到警報聲即趕緊進行防護動作,才能有效達到減災目的。
另外,氣象局提醒民眾,如果使用地球科學觀測資料,並隨意發表地震預測或是觀測的資訊,除了可能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相關法令之虞。請勿觸法,更不要隨意傳播相關言論,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