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4月新制看過來!除了普發6千 電價調漲11%、北北基搭小黃變貴了

沿海浮屍增至16具!多數在中南部 2人身上有越南證件

南亞ROTC效法美軍校 靠軍事課程博「南陸官、北南亞」美名

地震來了不驚慌!網友家中的緊急避難包清單大公開

地震來了不驚慌!網友家中的緊急避難包清單大公開。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地震來了不驚慌!網友家中的緊急避難包清單大公開。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地震避難包」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地震避難包物品網路聲量排行。

台灣因位處於歐亞及菲律賓兩大板塊交界處,導致地震發生頻繁。尤其921地震國人的防災意識提升,政府也積極宣導,面對地震時的逃生SOP,以避免大型災害導致人員的傷亡以及財務上的損失。然而,面對無情的天災發生,我們可以預先準備什麼來增加地震時的生存率呢?

口味多元的「防災食物」是網友最愛 「手電筒」求救訊號很很實用

▲ 地震緊急避難包物品 網路聲量排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製圖
▲ 地震緊急避難包物品 網路聲量排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製圖

觀察網路上關於「地震避難包」的相關話題討論,可發現「食物」聲量居冠,網友表示「多放些營養口糧、巧克力這類維持基本熱量的食品」、「罐頭、糖果也是不錯的選擇」,提到選擇「可以放得久、不容易腐敗的食物」放在地震避難包中相當適合,除了大人的食物外,也有網友叮嚀「有嬰兒的家庭應準備奶粉、奶瓶」等寶寶所需的食物。

聲量第二名的「手電筒」也是重要的緊急備品,若在地震時因房屋倒塌而遭受困,等待救援的時刻便能派上用場,民眾分享「一定要準備一隻免電池手壓式手電筒」,更有專業網友表示「除了手電筒外,還可準備超輕量頭燈」,手電筒的光束除了在等待救援時可以作為緊急照明設備之外,更可用於發出求救信號以利搜救。

名列聲量第三名的「瓶裝水」,則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消防署所列出緊急避難包清單中提及的必備物品,有人提到「我家每個避難包裡都會準備兩瓶礦泉水」、「車內與房間裡應該到處都要放礦泉水」,除了備好足夠份量的水之外,也有人選擇在不同空間都放上備用的礦泉水以備不時之需,以避免天災時斷電又斷水的困境。

天有不測風雲,雖然人類無法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我們能做的是,把避難包放在房內方便取得之處,事先做好可做的準備,給自己與家人多一份保障!

觀看原文→https://reurl.cc/ERNz9a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地震 房間

延伸閱讀

地震頻繁憂爸媽住40年老屋 炎亞綸砸千萬買孝親房

徐若瑄見田馥甄演唱會取消爆哭 「沒人想要這樣」

台南大型建案損及鄰屋40戶透天厝 地震頻傳住戶心驚

地震後台東交通不便旅宿大量退 業者建議中央交旅補貼

相關新聞

忘了關閘門 蘭陽溪水倒灌 宜蘭七賢村大淹水

由於颱風與東北季風影響,宜蘭今天凌晨下起超大豪雨,造成蘭陽溪水暴漲,蘭陽溪水流向員山鄉七賢村的防水閘門因為半夜忘了關,造...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醫學中心急診 7月後費用恐破千

第一階段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將於七月正式上路,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將優先實施,後者改採定額制,也就是不論...

美景背後有悲哀…回鄉掃墓看見這幕如夢中 網笑:小心祖先在對面招手

春天真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戶外隨處可見美麗的花草綻放。清明時節大家都會回鄉掃墓,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開車在鄉野小路,看到「小時候才看得到的景象」,一度以爲自己在做夢,引發網友好奇。

猴痘會空氣傳播所以要在醫院隔離? 黃立民指出2大錯誤

根據疾管署規定,猴痘確診者必須在醫院隔離至「全身痂皮掉落」,多名個案症狀輕微卻在醫院被隔離數十天,幾度身心瀕臨崩潰,直呼...

機構住民補助最高增至12萬 最快下半年上路

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政府今年規畫逾六百億元的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並力拚「長照2.0」的...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