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喘氣的雞都留著生蛋」 產業界推測3原因恐持續缺蛋

台灣今年歷經史上最嚴重的缺蛋狀況,雖然天氣漸涼、產蛋率略升,但產業界推估,緊接著又進入禽流感旺季,加上蛋雞種源進口受阻、產蛋第一線老母雞偏多,依時程看,缺蛋恐怕會持續一兩年;農委會表示,會密切關注種源進口狀況。
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產蛋率6成8,在養蛋雞3350萬隻,產蛋量能11萬6000箱,若能回升到75%國人的需求就足夠;但產業界認為過於樂觀,緊接著秋冬進入禽流感旺季,加上現在生產線上大多都是產能較低的老母雞,能不能持續維持生產還很難說。
至於業界認為蛋雞種源進口不順暢,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不會吧?」,從數據上看來,種源進口還蠻正常的,跟以往沒有差距太大,會再來了解。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邱時恩表示,缺蛋問題恐怕短期間很難好,天氣涼下來產量會多一點,蛋國外也有禽流感,種源進口不順利;現在雞蛋生產主力很多都是老母雞,老母雞之前天熱產蛋量不高,現在秋天到,溫度轉涼,產蛋率會高一點,但整體生產量還是不太夠;要能夠減少受到天候、疫病影響,養雞業者還是需要著手改善設備才可解決。
詢問業界產蛋狀況,業者多不願意具名,擔心說出實情遭到農委會關切。一名畜牧界人士表示,光看生產日報表就知道,至今仍「產量不足」,原因在於蛋種雞缺、中雞缺,整個產業鏈全都缺,全美有52周,其中44周有禽流感,種源(小雞)進口不順暢,「(產蛋)能恢復到什麼程度?」
他也說,現在到底生產多少蛋,根本算不清,算蛋箱也沒有意義,現在很多蛋農都已經自己賣蛋,早已跳脫販售系統,官方的統計數字真的能反映實際缺多少蛋嗎?他推估缺蛋狀況是15%至18%;業界相互詢問都說沒有蛋,但只要 「加價購」都有蛋了。
另一名畜牧業者則說,台灣一年需要進口26萬隻蛋種雞(小雞),但截至目前為止,只進了13萬隻,我國與西班牙、荷蘭沒有國與國防檢疫的對談與交流,因此蛋種雞要轉往美國、法國採購,台灣採購的量小,對國外業者來說,根本看不上這樣的採購「小單」。
該名畜牧業者說,除了國外禽流感嚴峻以外,即使蛋種雞進口來台,要生長6個月長大,另外還要再養半年才會生蛋;現在靠老母雞盡量撐著,產蛋率當然不好,但種源接不上,只好「能喘氣的都留著生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