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忍不住搶先出國了?7月出國人數破10萬 台人最愛國家前6名一覽

台灣邊境預計於10月中旬開放,然而許多民眾早就等不及搶先出國。據內政部統計,7月份的出國人數已破10萬人次。出境示意圖/ingimage
台灣邊境預計於10月中旬開放,然而許多民眾早就等不及搶先出國。據內政部統計,7月份的出國人數已破10萬人次。出境示意圖/ingimage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表示,台灣邊境「0+7」開放的時間預計落在10月15日以前。不過由於先前世界各國已陸續放寬邊境限制,許多民眾早就等不及率先出國,7月份台人出國數突破10萬人次,其中又以這6國最受歡迎。

7月份超過10萬人出國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統計,截至2022年7月份為止,今年度本國人的總出國人數為574,110人,從1月到7月分別為25,925人、59,362人、44,089人、40,676人、45,602人、66,870人、102,395人。

台灣人2022年出國總數。(製表/聯合新聞網)
台灣人2022年出國總數。(製表/聯合新聞網)

從上述數據來看,台人出國人數於7月出現明顯增加,自先前1-6月的2-6萬人,一口氣突破10萬大關,來到今年度最高的102,395人,也較去年同月份的36,951人成長177%。

台灣人都飛去哪?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觀光統計月報」顯示,7月份最多台人去的國家為美國,人數達23,135人,其次依序是越南(15,220 人)、中國大陸(12,868人)、新加坡(6,966人)、泰國(6,869人)和日本(6,339人)。除了美國外,台人的出國地點仍以亞洲為主,而在歐洲地區則由德國居冠,7月有1,297人前往。

另外,若以2022全年來看,最多台人前往的國家依序是中國大陸(84,792人)、美國(84,680人)、越南(42,758人)、新加坡(24,155人)、日本(23,544人)、泰國(16,562人)。雖排名與7月份有所出入,但名單整體上並無變動。

台灣邊境開放在即

據本報報導,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在院會記者會後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拍板,將階段性開放邊境管理措施。第一階段開放於公告後9月29日正式實施,每周入境人數提高到6萬人次,3+4全程一人一室,取消機場唾液PCR,全面恢復免簽。

觀察一周後若疫情仍在掌握中,就可開放實施入境0+7,時間大約落在10月13日,也就是從10月中旬就將能走向第二階段開放,措施包含每周入境15萬人次,入境免居隔(0+7)、開放免簽證國家入境、觀光取消禁團令等。隨著邊境開放在即,10月份後出國人數勢必再次暴漲。

延伸閱讀

勞保「傷病給付」線上申請還沒收到?4步驟查詢看你「卡在哪」

他好奇央行升息帶來的影響 分析「3因素」民眾希望升息

921大地震23周年!他問 :當年你在做什麼?網憶「逃命」餘悸猶存

寶雅(5904)市佔94%營收將步步高升?專家:旗下寶家為成長新動能

相關新聞

海拔最高精品酒店7990起!「環島之星 X 阿里山英迪格酒店」兩日自由行下殺 雙12再祭「一泊二食」快閃優惠現省9281

搶搭迪士尼列車!阿里山英迪格酒店為全台海拔最高的精品度假酒店,本次「環島之星 X 阿里山英迪格酒店」打造專案行程,易遊網祭出自由行兩日每人最低7,990元起!

大明星都來了!「七股鹽山 x 三麗鷗」Hello Kitty攜酷企鵝、蛋黃哥驚豔亮相 打卡療癒鹽雕再送「聯名限定明信片」

三麗鷗鹽雕登場!「2023一見雙雕藝術季」將於12/16驚豔亮相,鹽雕與海廢雕塑作品一次看得到,最大亮點更是首度攜手三麗鷗大明星,Hello Kitty、酷企鵝、蛋黃哥等統統化身鹽雕等著與大家...

開箱基隆新地標! 超過60m的起重機造型「基隆塔」 搶先打卡港區美景、日夜風情一次收覽

開箱基隆新地標! 超過60m的起重機造型「基隆塔」 搶先打卡港區美景、日夜風情一次收覽

變身魔法師!三重「鴨鴨公園地景藝術展」12/9開展日限定打卡搶神祕小禮

一年一度的「鴨鴨公園地景藝術展」來啦!位於三重河濱的「鴨鴨公園」裡的可愛鴨鴨,換裝變身萌萌巫師、騎著飛天掃帚,一路要陪著大家迎接2024;開展當天還有表演及氣球達人秀等特別活動,怎麼到鴨鴨公園也告訴大家了,快跟著一起進入魔法世界吧!

搶先開箱! 超人氣團體YOASOBI合影肥大 「台灣寶可夢中心」提前曝光 粉絲嗨翻

搶先開箱! 超人氣團體YOASOBI合影肥大 「台灣寶可夢中心」提前曝光 粉絲嗨翻

義大遊樂世界13週年全民同歡!「5折限時特惠450元」高雄市民獨享延長優惠

義大遊樂世界為慶祝開園13週年,即日起推出令人振奮的全民同歡優惠,為期4天的特別活動,讓遊客享受驚喜的半價優惠,更狂高雄市民還有獨享延長優惠,成為冬日旅遊的熱門選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