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產業化 衛福部:長照機構上市上櫃「法律沒有不行」

台灣2025邁入超高齡社會,帶動產業需求提升,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受訪表示,長照服務要產業化才能發展,也不會與社福相互排擠、衝突。不過業界憂心,衛福部訂定「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放寬業者進入門檻,但仍有董事席次、不能擔任機構負責人等限制,業者無法掌控機構營運而卻步,對此,衛福部次長李麗芬今表示,衛福部正在研議修法,考慮鬆綁董事席次,但仍要傾聽各界意見。
第三屆「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今起舉行三天,包括衛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宏碁集團創辦人董事長施振榮、侒可傳媒執行長李正雄及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名譽理事長涂心寧、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台灣社區式長期照顧策略聯盟理事長黎世宏等人出席。
賴添福表示,感謝行政院在「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中預計2023到2026年投入逾1200億元,落實高齡社會政策,但長照並無景氣循環問題,只會越來越多,針對人力資源、財源、機構佈建、產業社福定位、IPO態度等面向,他提出5項長照問題,像是居家服務兩極化,新案如何加入?一學區一日照佈建速度能否滿足真實需求?長照引進民間資金,有無IPO公開發行可能性?住宿機構設立門檻高、獲利低,如何滿足龐大長照需求?舊有校舍改建長照機構,是否有相關配套?
以住宿機構來說,賴添福認為,目前住宿機構仍屬剛性需求,目前累積180家住宿機構,今年到7月只新增35家、約4千多床,但一年需求有6千多床,顯現建構速度跟不上需求;此外,業界關心長照機構產業化,引進外部資源是否可以IPO公開發行、上市上櫃,金管會對於各領域要上市上櫃並無異議,但重點是,長照單位的主管機關衛福部必須要有明確表態。
「長照要產業化還是社福,必須先定位清楚,否則很難走下去。」賴添福說,長照需求越來越大,照顧人力勢必不足,政府不能再以「一對一」概念,必須往日照中心、住宿機構「一對多」方式,才能滿足龐大照顧需求。從薛部長上任以來的發言可見,希望長照往產業化發展,民間龐大資源也期待能注入長照機構產業,但目前法規尚未明確訂定,後續讓人無所適從。
李麗芬今回應,針對長照機構能否IPO、上市上櫃的問題,目前法規上都沒有說不行,不過一家公司要上市上櫃,仍要回歸市場機制,投資人會評估這家公司是否可以賺錢。以衛福部的立場會認為,長照機構上市上櫃與長照管理屬於不同的管理方式。
針對法規規定董事席次、不能擔任機構負責人等限制,李麗芬說,現在衛福部有在研議修法,考慮鬆綁董事席次,讓壽險業董事席次可以超過長照機構的三分之一。她強調,她了解此舉涉及業者是否有主導權,但是修法必須傾聽各界,尤其外界仍有很多雜音,接下來會統整各方意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