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憂鬱症就醫率低 衛福部設站諮詢

高齡憂鬱症患者逐年增加,恐加劇「三高」狀況!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醫師吳其炘12日於記者會表示,僅約有27%的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尋求治療,許多中高齡患者出現失眠、飲食失調等,加劇「三高」、衰弱症等症狀。衛福部專委洪嘉璣指出,政府已在各地設有社區諮詢站與健檢服務,也因應遠距醫療,持續提供視訊諮詢的服務。
憂鬱症恐加劇三高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逐漸高齡化,引發老年健康與長照的議題,行政院已於國衛院推動高齡醫學中心,聚焦基礎醫療、社區長照到失智等議題。他說,該醫學中心會提供研究經費,給國內研究者申請,本次高齡憂鬱症研究成果發表會,就是此中心的成果之一。
吳其炘表示,台灣憂鬱症盛行率預估為16.3%,其中中高齡者憂鬱症也有逐漸上升的狀況,但「許多人卻無法釐清憂鬱症與心情不好的區別。」他指出,如果出現無法開心,飲食或睡眠出現變化、負面思考或自殺念頭等狀況,時間持續2個禮拜上,那就是罹患憂鬱症,更提高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或肌少症的機率。
他表示,絕大多數的中高齡者都覺得生活中的醫療資源隨處可即,但一遇到憂鬱症,就會因為沒有病識感、擔心社會汙名化等因素,遲遲不願意就醫,導致僅27%的患者尋求醫師治療。該研究進一步發現,女性、已婚、教育程度較高與有參與社交休閒活動者,接受憂鬱症治療的比例比較高。
治療不是一次到位
國衛院執行長許志成說,儘管台灣近年精神醫療的品質與數量都有提升,但就醫率卻仍然不高。他呼籲,家人只要發現長輩有食慾、活力下降等狀況,就可以尋求醫生的診斷與協助,不要讓家中的長者因憂鬱症減少活動力,反而造成體重銳減或肌少症等狀況。
吳其炘指出,「憂鬱症的治療不是看一次醫生就好,而需要持續性的治療」,然而很多民眾接受治療後,卻在一、兩個月內就停止用藥,易使憂鬱症再度復發,強調台灣「每三個就醫的患者,就能有一個獲得有效的治療」,盼能讓更多民眾就醫,接受協助。
成立心理諮商服務據點
他提出幾點呼籲說,一、社區應強化憂鬱症篩檢,如成立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強化國健署成人健檢等服務。
二、提升精神健康識能,提高公衛知識,讓更多民眾認識憂鬱症。
三、運用遠距醫療,讓不敢擔憂汙名化不願接受進入診所的民眾,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顧。
✨ 2023年「5生肖」太歲當頭狀況多!有哪些要注意、化解法一次看
✨ 5生肖犯太歲轉運靠這次 怎麼安太歲、點光明燈?5大禁忌別犯、兩對象不能點
✨ 越冷越好運! 6生肖過年期間運勢最強「財富、桃花擋不住」
✨ 2023年新春刮刮樂13款一次看 這款每刮必中獎金
✨ 別再講兔年行大運!2023兔年吉祥話盤點 讓你歡喜「把錢兔出來」
✨ 2023過年紅包怎麼包?金額行情一次看 11禁忌犯了小心觸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