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資源,學習機會是弱勢孩子的奢侈願望!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小學階段,孩童學習才藝的比例高達93%,且才藝學習比例隨著年齡逐漸提升,多達64%的家長認為才藝課程與正規教育,都是相當重要的支出項目。這對於近兩成(18.5%)要擔心繳交學習費用、15%連最基本的文具與學習教材,都負擔不起的弱勢家庭來說,是一筆龐大開銷。孩子們體貼父母賺錢辛勞,只能壓抑內心對學習的熱忱與渴望,甚或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以減輕家庭負擔,即使有特殊才藝的潛能,也只能硬生生阻斷自己的學習之路。
住在偏鄉的落落,小學時因為學校有長笛社團而接觸音樂,雖然只能使用學校公用的長笛學習,但好學的她還會主動上網搜尋樂譜抄寫在月曆紙背面,自己在家裡努力練習。升上國中後,單親爸爸靠著辛苦養豬的單薄收入,只足夠讓落落兄妹和阿公一家四口溫飽,實在沒有餘力再去支付額外的才藝費用。
學校老師認為落落表現不錯,鼓勵孩子繼續學習,落落自己也表現強烈的學習欲望,於是在社工努力協助尋找音樂教室的資源並且努力溝通下,讓原本認為孩子認真在學校讀書就好的爸爸,改變想法同意讓落落加入小舵手計畫,甚至願意每周開車往返一個小時,支持女兒學習。落落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每天都認真練習,也持續和老師及社工討論未來以音樂為主軸的生涯規劃。
兒福聯盟認為「每一次學習,都是弱勢孩子改變未來的機會」。小舵手啟航助學計畫長期資助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孩子,為他們在不一樣的學習道路上開拓視野。分析小舵手們學習的成效(62份),令我們驚喜地發現學習三年以上的孩子們自尊心顯著進步、擴展了生活圈、更享受學才藝的樂趣,原本只有58.2%的孩子覺得自己有優點,進步上升到75%。顯見透過十多年來的資助,讓這些原本生活中只有貧窮、功課不好、跟不上別人…等等負向經驗的孩子們,也透過接觸多元課程找到自己興趣甚至專長所在,甚至從家人、師長或是同儕的掌聲中找到自信與成就感,也變得更敢規劃未來、勇於築夢。
今年17歲的嘎嘎受媽媽薰陶,喜歡音樂也喜歡唱歌,雖然上高中後才開始接觸吉他,但勤奮的嘎嘎很快就學會自行看譜彈奏,也能在社工家訪時即興演奏兩三首歌曲。和嘎嘎相依為命的媽媽身體不好,只能靠打臨工和領取政府補助維持家計。而乖巧體貼的嘎嘎為了減少母親負擔,也努力維持學業成績,希望透過爭取獎學金來貼補家用。音樂對嘎嘎來說,是繁重課業之外的放鬆管道,也是增加母女情感交流的樞紐。
除了吃飽穿暖、正常就學,一個看見未來發展的學習機會,更可以翻轉弱勢孩子貧困境遇!兒福聯盟2004年啟動「小舵手啟航助學計畫」,18年來持續贊助338位來自逆境與偏鄉家庭的孩子學習課後才藝,讓孩子也有機會接觸並發展多元興趣,進而挖掘自己的潛力,為人生舞台妝點更多可能性。今年兒盟將持續幫助130位弱勢孩子,發揮長才穩定學習,擁有可以改變未來人生的力量!
立即行動,定期支持幫弱勢孩子翻轉未來:https://reurl.cc/xQ9q1e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