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44條斷層「發震機率」曝光 50年間7.0強震機率逾五成

近來花東地震頻傳,也讓不少民眾擔憂是否會釀大規模的地震。氣象局今則是在「報天氣」臉書粉絲團發文公布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指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6.5地震的機率為99%,規模7.0以上地震的機率則有54%;若以各斷層來看,又以台南中洲構造的機率最高,發生規模6.9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9%。
氣象局表示,「發震機率圖」主要是集結了來自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台灣電力公司、中興工程顧問公司、中正大學等單位的科學家,共同組成台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將各個孕震構造的發震機率,量化為具體的數字,並先後在2015年、2020年各分別發表了一次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PSHA)。
氣象局表示,TEM 團隊總計整理出44個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地震的孕震構造,並詳述了各個構造的活動特徵,例如多久地震一次?未來的發震機率是多少?就像是天氣預報中的降雨機率一樣,看了這張圖,我們就可以知道各個孕震構造發生特定規模地震的機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解釋,該預測是由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團隊,針對歷史地震、地質構造等做評估,並在2015年對外發表,確實蠻具有參考價值,有些預測和氣象局地震中心的觀點也很吻合。
陳國昌舉例,圖中發震機率最高的是花蓮的米崙斷層,發生規模6.6地震的機率高達88%,而米崙斷層確實也在2018年錯動,所以應該會從第一名中刪除,目前排名第一的應該是台南中洲構造,發生規模6.9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9%,其次是南宜蘭構造、初香構造、六甲斷層等,其發生規模六以上地震的機率都超過3成。
不過陳國昌也表示,要直接做地震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像美國加州每年也都在做地震預測,但往往發生大地震的區域常常都是排在2、30名後的,這也顯示地震預測的困難性。
氣象局表示,雖然礙於地震機制和行為的不確定性,在地震的預報上,仍然沒有辦法像天氣預報那麼的精準,但這樣的研究,對於台灣人仍然有非常重要的貢獻,提供非常關鍵的防災線索,好針對這些危險的區域加強守備,迎戰下一次大地震來襲,並且因地制宜,研擬出更符合防災需求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
✨ 2023年「5生肖」太歲當頭狀況多!有哪些要注意、化解法一次看
✨ 5生肖犯太歲轉運靠這次 怎麼安太歲、點光明燈?5大禁忌別犯、兩對象不能點
✨ 越冷越好運! 6生肖過年期間運勢最強「財富、桃花擋不住」
✨ 2023年新春刮刮樂13款一次看 這款每刮必中獎金
✨ 別再講兔年行大運!2023兔年吉祥話盤點 讓你歡喜「把錢兔出來」
✨ 2023過年紅包怎麼包?金額行情一次看 11禁忌犯了小心觸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