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千毅「直播主之亂」判7年 親友開勞斯萊斯送他報到入監

北市第三副市長人選確定了? 蔣萬安這麼說

希臘火車對撞慘案報告:責任賴給基層的系統腐敗

個人化治療憂鬱疾病 北榮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憂鬱症將是影響全人類造成失能最嚴重的疾病,台北榮總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盼個人化精準診斷,找出對抗頑固型憂鬱症的解方,創新治療憂鬱疾病。

北榮「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今天上午揭牌啟用,有鑒於頑固型憂鬱症難治程度與治療方式的日益增加,由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籌劃成立,運用最新人工智能科技、雲端技術、腦神經刺激治療及新型抗鬱藥物,提供憂鬱相關疾病個人化精準診斷及整合創新有效治療。

李正達說,WHO估算2030年憂鬱症將躍升成導致人類失能第1名的疾病,主要與三大原因有關,分別為精神醫療就醫比例低、藥物出現效果慢及藥物頑固憂鬱比例高,其中頑固型憂鬱症常伴隨著內外科共病、自殺率、退化失智風險增加,造成生活品質降低,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極大負擔。

北榮曾收治過一名25歲年輕女性,憂鬱已1年多,憂鬱發作下伴隨嚴重遲緩及自殺意念,工作能力顯著下降,由於有反覆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的病史,經運用人工智能預測後,發現對於特定腦神經刺激的抗鬱治療效果可能不錯,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3週後,憂鬱症狀明顯改善,也順利回歸職場。

李正達解釋,目前主要治療憂鬱症的方式為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但憂鬱症患者中有不低比例的個案對於抗鬱藥物治療效果反應不理想,所幸有新型態抗鬱治療加入,其中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是治療頑固型憂鬱有效的抗鬱腦神經刺激技術。

但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個案都對rTMS有反應,李正達說,臨床資料顯示,rTMS僅約4成多的憂鬱患者有療效,所以須利用大數據來精準預測患者的頑固程度,以及精準選擇以人為本的個人化腦神經刺激參數,增加治療成功率,這也顯示了個人化醫療重要性。

李正達說,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朝向個人化治療,及重臨床或研究是世界趨勢,北榮情緒精準醫療中心目標患者包含頑固型憂鬱症、腫瘤心理、慢性嚴重疼痛以及長新冠(Long-COVID)等,結合AI人工智能輔助預測、腦神經刺激、新型治療,減少污名化及家庭負擔,促使主動且持續就醫。

憂鬱症 患者 WHO

延伸閱讀

3成頑固型憂鬱症難治療 台北榮總首創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百萬YouTuber阿滴從深陷憂鬱到康復的真情告白

影/北榮自由廣場「車來速」任務成功 23天服務2.6萬人

自由廣場車來速退場 北榮院長陳威明曝最大功德在這

相關新聞

忘了關閘門 蘭陽溪水倒灌 宜蘭七賢村大淹水

由於颱風與東北季風影響,宜蘭今天凌晨下起超大豪雨,造成蘭陽溪水暴漲,蘭陽溪水流向員山鄉七賢村的防水閘門因為半夜忘了關,造...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中重症倍增 新冠恐燒到7月中

由XBB變異株所引發的第四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團隊分析,中重症案例數量正逐漸攀升,與四月相比已增加一倍...

腸病毒升幅趨緩 羅一鈞:流感疫情端午節前恐繼續上升

腸病毒疫情升幅趨緩,流感疫情仍在高原,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指出, 腸病毒上周陽性率上升,以A型最多, 預期未來...

上班穿韻律褲被經理罵「很難看有礙觀瞻」網勸不要跟這種無謂的風

穿衣要得體看場合,不需一味追求流行,雖然打扮是個人自由,但如果和場合格格不入,很可能被貼上沒禮貌或不夠專業的標籤。

一人失能全家破產 「零家庭照顧者」危機來臨

內政部公布最新家戶結構統計報告,單人戶比率最高,已達百分之卅五點四,其次為兩人戶(百分之廿一),兩者合計已超過五成。家庭...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