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或開腦免奔波照影像 台大醫院啟用最新複合手術室

在過去,如果肺癌或腦瘤位置刁鑽,病人開刀前得先去影像檢查室做定位,再回病房等一兩個小時,才進開刀房;開完刀可能還得再去一次影像檢查室,確認病灶有拿乾淨。如此繁複的流程,將逐漸走入歷史。台大醫院籌劃4年、斥資2.3億,已啟用最新一代複合手術室,實現兼具精準醫療和體貼病人的「一站式手術」。
「這是讓設備來配合病患,」院長吳明賢表示,一間複合手術室內就可取得高階影像,免除病人在各科室奔波之苦。各大醫學中心均建置複合手術室,但台大醫院最新的一站式複合手術室,是目前唯一將3T磁振造影儀搬進手術室,並擁有一組創新的無縫接軌運轉床。
副院長賴逸儒表示,複合手術室結合3T磁振造影儀器、機器手臂術中定位系統、創新的運轉床。病人只要躺在同一張床上,就能流暢切換於手術台和影像檢查儀器之間,醫師也能在即時影像的輔助下,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
賴逸儒表示,台大總院10多年前就已有第一台心血管手術專用的複合手術室,成效良好,但是使用率太高,其他專科幾乎無法使用。為了造福更多科別的病人,後來又在台大癌醫先建構了一間胸腔外科專用的複合手術室,胸腔外科醫師可用磁振造影儀找出微小肺癌病灶,再以機器手臂進行個人化腫瘤定位切除,大幅提高手術精準性。
賴逸儒表示,這次醫院自籌2.3億經費,於總院再設置一間專供胸腔外科、神經外科使用的複合手術室。開工前構思、選址、籌資歷時四年,簽約動工又花了一年,去年5、6月因疫情停工61天,感謝工班全力幫忙補上進度,去年底如期完工,今年完備相關申請程序。今年4月8日已正式啟用,決定等到疫情趨緩,今天向國人分享這個好消息。
什麼樣的病人最適合在複合手術室開刀?賴逸儒表示,肺癌、腦腫瘤、脊椎受傷、運動障礙或腦血管病變等,複合手術室都可以處理,但還是以病灶特別困難複雜的優先。如果位置表淺單純,常規做法的定位就已經很準了,就比較不會建議額外花費去使用複合手術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