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戶廚餘擬禁養豬 地方反彈

現行二百頭以上的養豬場仍可廚餘養豬,為進一步防堵非洲豬瘟,農委會向行政院提出短、中、長期策略,短期為家戶廚餘不得進入養豬場,學校、部隊、餐廳等則不限,但遭到地方環保局及豬農反彈,認為家戶廚餘與其他廚餘並無差別,且會造成執行時的清運分類困擾。
中期計畫是農委會將輔導地方成立共同蒸煮中心,長期則會設立「廚餘飼料化工廠」。
因應農委會規畫,環保署近期兩度召集各地環保局研商,要求及早備妥家戶廚餘去化及清運措施。但與會人士透露,許多縣市環保局很頭痛,認為政策難說服人,例如餐廳廚餘可養豬,若從餐廳打包回家,吃不完成了家戶廚餘卻又無法養豬,看不出家戶跟餐廳廚餘差別。
另清運也造成環保局很大壓力,一個縣市可能就有數千棟住宅大樓,過去很多廚餘由養豬戶自己收,未來家戶廚餘得另外處理,要重新規畫清潔隊收運方式、甚至搬動整個清運路線。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因民眾不斷郵寄國外肉品進來,判定家戶廚餘有風險,但學校、國軍、餐廳較無來源不明的問題;未來即使從餐廳打包回家也算家戶廚餘,都不允許進入養豬場。
環保署則說,家戶廚餘若禁廚餘養豬,可堆肥或改作生質能源,去化量能足夠;至於清運問題,未來家戶廚餘可由清潔隊或住宅大樓找民間清運公司處理,學校、餐廳、軍隊、監獄等可養豬的廚餘就由豬農清運。
據了解,農委會原擬七月一日起家戶廚餘就不得養豬,但因為各地環保局和豬農有意見,後續就看行政院何時拍板,目前尚無上路時間表。
環保署統計,目前全台廚餘養豬約四二○場、養豬約卅五萬頭,平均每天回收一二二五公噸養豬廚餘,三成七來自家戶,餐廳、旅館、大賣場占比四成五,其餘是機關、學校占比一成八。
另農委會防檢局昨公告,五月廿日起從非洲豬瘟疫區郵寄豬肉,若收件人就是寄件人,將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一次處廿萬,第二次可重罰百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