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銷陸 台東盼組「類NGO」接洽

中國大陸去年以介殼蟲為由暫停進口台灣釋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到台東舉辦鳳梨釋迦銷售成果及保險給付說明會,但農民拉白布條抗議「數字美化、補償不公」,台東縣長饒慶鈴當場請命,希望中央同意縣府和農會等單位組「類NGO」和對岸談。但陳吉仲回應「介殼蟲不分藍綠」,若透過NGO可進口,就達大陸當初片面禁止進口目的,應透過兩岸動植物檢疫平台解決。
陳吉仲昨稱採內、外銷、加工等三箭,成果已達目標銷售量九成六,但台東釋迦農民不領情,在場外拉白布條高喊「抗議啦」,直說「釋迦平均價格只剩一半,如何過生活?」他們對農委會近半年措施「很無感」,每公頃收入仍短少近卅萬元;台東釋迦合作社理事主席王志偉還衝向陳吉仲座位表達不滿。
立委劉櫂豪說,大陸無預警片面禁輸,政府希望持續與大陸對話,繼續市場往來,但都遭已讀不回;仍應持續開拓多元外銷市場。
饒慶鈴則說,理解中央立場,但她肩負幫農民行銷、維持通路使命,「類NGO」成員除縣府、農會代表,還有集貨場,要賣商品給客戶,對方客訴有介殼蟲,就秉持誠意交換意見、不能放著不談,只要中央願意授權,她可透過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和國台辦談,或由農委會授權的兩岸平台,重點是啟動談判。
但陳吉仲說,介殼蟲不分藍綠,是科學、動植物防疫檢疫議題,且介殼蟲處理只要在當地薰蒸即可解決,九成七農民已透過技術去除介殼蟲,如果透過NGO可進口,期待雙方透過動植物檢疫平台解決問題。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受訪說,陳吉仲是指要循防檢局與大陸正常管道進行,當初因大陸判定台灣鳳梨、釋迦有介殼蟲,是病蟲害問題,要解決兩岸防檢疫問題,不是NGO團體兩邊說好就好,應回歸兩岸防檢疫。
但兩岸防檢疫平台至今無進一步的消息,要如何循正常管道談?王志偉說,中央避談大陸市場,他和許多農民一直支持縣府去跟對岸談,無論是地方政府或組類NGO都沒關係,幫農民產品銷出去比較重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