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因五十肩、旋轉肌斷裂劇痛日增 微創手術療效顯著

衛福部新營醫院骨科近來手術治療許多五十肩與旋轉肌斷裂病患;醫師林孝儒今天說明案例指出,肩關節易受傷高危險族群為職業傷害如快遞員、搬家工人、運動員與年過40歲、突然做費力的大動作者及肩膀肌肉缺乏鍛練者。
55歲陳女士左側肩膀疼痛持續半年多,復健治療仍疼痛難耐半夜無法入睡。醫師建議進行微創手術,術後終於能好好睡覺,恢復正常活動功能。
另一名60歲辦桌大廚多年用沈重廚具,右肩部累積嚴重職業傷,四年多來需靠止痛藥度日,微創手術後才告別止痛藥、終結多年疼痛。
林孝儒表示,五十肩與旋轉肌斷裂是常見的兩種肩部問題,五十肩正式名稱是「黏連性肩關節囊炎」,亦稱冷凝肩、冰凍肩。發生主因是肩膀關節囊組織發炎,導致肩膀疼痛、無法抬高而難以做到對側梳頭等動作。
肩膀是一種球窩型關節,由骨頭、肌肉、肌腱、韌帶所構成,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提供方便但也犧牲了穩定度而容易受傷。若無適當治療,有時候會拖好幾年。
他說,五十肩治療目標是減少潛在發炎,並避免肩膀逐漸僵硬,非手術治療通常是第一選擇,對於早期診斷出的五十肩效果較佳;而手術治療如徒手鬆動術或關節鏡與關節囊擴張術則是第二選擇,常用於較嚴重、或是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案例。
而旋轉肌破裂與五十肩不同在於五十肩患者,自己、別人協助都無法把手抬高;但旋轉肌袖破裂病人,雖肌腱斷裂無法自行抬高,但別人協助可把手抬高,程度不嚴重可嘗試復健,或使用血小板濃厚液等注射治療;如破裂超過1/4等較嚴重或復健已超過三個月;建議及早手術治療避免病情惡化,並建議使用微創關節鏡手術。
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關節內損傷,通常需破壞關節周圍軟組織,打開關節囊了解內部情況才好治療。術後傷口也極為疼痛、住院天數長、日後復健時間長和術後疤痕緊縮及關節內的黏連而降低關節的活動度。關節內視鏡手術傷口小、效果佳、復原快,可更全面檢查及治療。
林孝儒表示,發生急性運動傷害、肩膀扭傷的新治療原則相較傳統常聽到的RICE:休息(Rest)、冰敷(Icing)、加壓(compression)與抬高(elevation)增加了「保護、及早適當負重與注意血液循環、適當熱敷及無痛訓練」等更積極方法,但遇嚴重問題還是需要尋求醫師幫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