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黑數恐高達20萬件 婦團重現受害者心路歷程

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件性侵害案件被通報,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英日韓、瑞士、加拿大等國調查報告卻指出,8成以上性暴力事件未報案,多數國家未報案比例甚至超過9成,若以此推估,台灣每年的性暴力案件的犯罪黑數可能多達3到20萬。
每年發起反性侵害預防倡議行動的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年以「相信、現在發聲」為主旨,策畫「迴路」行為藝術攝影,邀請演員吳可熙一人分飾六角,演繹不同性別、形象被害者的心路歷程,後續也計畫發展為私小說,舉辦展覽呈現。
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據日本、韓國、英國、瑞士、加拿大、紐西蘭近年調查報告指出,8成以上的性暴力案件沒有報案,多數國家未報案的比例更超過9成,此外,加拿大統計局2019年研究指出,性侵受害者不向警方報告受害的原因,43%認為犯罪者不會受到應有懲罰,34%表示感到羞恥或尷尬,25%認為自己不會被相信,而有19%認為舉報會給家人帶來恥辱。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范國勇表示,上述研究和台灣的經驗相似,被害者可能曾嘗試向身邊親友透露,但卻遭到質疑或負面回應;相關新聞事件下的酸民留言,也讓被害者常常面臨極大的身分曝光和被質疑的壓力,而不願或不敢對外求助。
現代婦女基金會說,台灣沒有未報案統計數據可參考,但若以每年約1萬件通報,再參考國外數據推估,一年發生的性暴力案件可能多達3至20萬的犯罪黑數,另從基金會服務數據可見,願意向基金會尋求協助的受害者中,仍有五分之一在案發半年以後才正式求助,被害者對外求助的遲疑,也可能使其後續司法及復原之路走得更為辛苦。
范國勇說,由於社會大眾不了解性暴力事件的發生情境,經常帶著「性侵害很少發生」、「對方形象很好,不可能會做這種事」、「好女孩不會發生這種事」等刻板印象;另一方面許多案件也顯示,加害人其實就存在我們身邊,形象可能很好、地位崇高,或是看起來和藹可親、老實憨厚,社會的迷思讓經常被加害者利用而得以持續犯案。
現代婦女基金會近年推動反性侵倡議,蒐集到許多不願求助的被害者故事,執行秘書吳姿瑩表示,「迴路」是由基金會和6位性侵被害者共同完成,受害者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曝光為自己的處境發聲,外界對被害者只存有隱身在角落、戴著墨鏡和口罩灰暗的既定印象,但他們其實渴望被理解,因此當他們知道是由吳可熙扮演自己,都感到非常激動,就好像他們自己親自來到記者會述說自身困境,也更有勇氣面對復原之路,也呼籲民眾捐款支持「展心復原計畫」,讓基金會長期幫助受害者踏上復原之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