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農糧署花8500萬元促多吃但食米量下降 陳吉仲:不推廣掉更快

小麥成本上漲導致麵包、麵條漲價,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呼籲多吃米食引發爭議,但台灣食米量連年下降,農糧署2019年花費8500多萬元舉辦300多場推廣活動,隔年每人食米量仍下探,陳吉仲今天表示,若沒有繼續推廣,掉下去速度可能更快,仍會盡力推廣,希望食米量至少維持穩定不要下滑。
為推廣米食,農糧署2019年花費超過8500萬元、舉辦300多場大小活動或比賽,希望提振米食銷量;但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逐年下滑,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45.5公斤、45.4公斤、44.1公斤,顯示即使2019年花費資源舉辦比賽,隔年食米量仍沒有起色。
陳吉仲今天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如果沒有繼續推廣米食,掉下去的速度可能會更快,因為現在飲食消費型態明顯改變,「早上吃米機會有多少?除了飯糰以外,可能不到1%」。
陳吉仲說,農委會樂意推廣米食,預計到凱道舉辦米食博覽會,甜的米食有米苔目、粉粿等,鹹的更多,最主要希望讓食米的便利性可以跟麵食一樣,現在吃一碗麵頂多加一盤小菜或滷蛋,希望米也不要只是白飯,否則一定要配其他菜,造成消費者不變,例如推動滷肉飯加一顆滷蛋,就可以跟麵食有一樣效果。
至於每人食米目標,陳吉仲說,現在先穩定不要下滑比較重要,先前也組成米食推動小組,邀請文學界及各式各樣團體,希望讓食米量恢復到一定程度,未來會有具體方案向外界報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