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棄養潮! 收容所半年多逾70隻 動保團體籲要配套

農委會今年3月1日起公告禁止飼養、輸入比特犬,已飼養比特犬的飼主須在112年2月28日前向政府登記備查,得可繼續飼養,而已有合法特寵許可證的「比特犬繁殖買賣業者」仍可持續繁殖、買賣犬隻。動團發現禁令的相關政策配套不足,許多比特犬被棄養至街頭、收容所,且因現行法條規定一般人不得「領養」比特犬,這些犬隻恐將一輩子監禁於收容所鐵籠,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動保團體表示,「特定品種法令(Breed Specific Legislation)」無法真正解決社會上發生的犬隻傷人事件,因研究指出真正的公共安全風險在於飼主的「不當飼養」,如政府不正視已被科學證明的相關因素,再多的品種禁令都是本末倒置。
動保團體表示,目前全台公立收容所內飼養約106隻比特犬,其中近7成都是在過去半年期間內入所,桃園更是新增了18隻比特犬,而透過新聞得知各縣市,包含新北、桃園、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花蓮與台東都有出現飼主及疑似繁殖業者棄養比特犬的案例,甚至有人直接將犬隻綁在路邊的電線桿旁棄養。
動保團體也發現,禁令引發的比特犬「污名化」也導致「長得像」比特的犬隻,被民眾通報、棄養。動團走訪全台各地發現,禁令後的棄養潮使原本就負荷沉重的收容所面臨更大的挑戰,這些被歸類為「具攻擊性」的犬隻,包含比特犬,進入收容所後就只能被長期關在窄小的獨立鐵籠內,且因為大部分收容所空間設施、人力與專業動物行為訓練資源都非常不足,導致這些犬隻嚴重缺乏、甚至完全沒有出籠放風、運動的機會,動物福利遭到嚴重的剝削。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資格限制大量降低了比特犬能夠離開收容所的機會,這些犬隻恐將在所內被監禁到老死或病死,除了對狗是折磨外,也已造成第一線工作人員極大的壓力與無力感。
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說,保守估計如果目前的32隻種母可再依法生4胎,並以比特犬平均一胎可生5隻幼犬推估,在未來將可有約640隻比特幼犬進入寵物市場,這還不包含這段時間可能非法繁殖出生的犬隻。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說,犬隻咬傷數據通常具有許多不准確性,像是品種識別的困難(尤其是針對混種犬),較有效率的做法應為提升整體飼主責任,以解決犬隻咬傷問題。不管品種為何,任何一隻狗都有可能咬人,犬隻攻擊行為背後的原因才應是政府需要正視與加強管理的重點,而研究指出這些原因大多跟飼主的「不當飼養」有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