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都會原住民長照動工 陳時中:文化族群融合

衛福部樂生療養院今天中午在桃園龜山院區,舉行「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開工典禮,衛福部長陳時中、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都到場。陳時中指出,這是台灣第一個以都會原住民為照顧對象,且具文化特色關懷的住宿式長照,非常前瞻,而且不會只有這第一座,未來會繼續架構其他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融合文化和多元的需求。
陳時中表示,樂生最早在照顧漢生病人,進而發展到社區照顧、文化與園區的保存,現在又多了一項長照的任務,院址在桃園和新北市交界處,也是全國都會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兩個都市,蔡英文總統和行政院長蘇貞昌非常重視照顧原住民,因此特別選在此建構一個從居家到社區、居住型的服務,提供在地原住民更多的保障和保護。
陳時中強調,原民特色的融合也要包含在地居民的融合,樂生醫院能夠負起照顧多種不同族群的責任,做最好的社區服務。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樂生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動工,也是目前都會區規模最大的原住民長照機構,可以降低都會原住民的家庭負擔,這也是一個示範園區,另外長照也有文化的敏感度,希望能夠培養多一點原住民居服員和照服員,提升照服的品質,符合原住民長者的需求,能夠有友善溫暖最佳的醫療照顧。
鄭文燦指出迴龍醫院和樂生療養院在新北桃園交界,今天動工的長照中心屬於桃園市,目前除了花蓮,全台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就是桃園市,有約7萬9000人,原鄉泰雅族有9000人,都會區7萬人,因此在照顧原住民的時候都會特別考慮文化、居住、教育、醫療服務等需求。
樂生療養院院長施玲娜表示,6都之中,原住民人數最多的是桃園,其次是新北,樂生位於桃園與新北的交界,作為地區教學醫院,提供原住民長者醫療照護,是樂生責無旁貸的義務。2019年開始,在衛福部的督促協助下,樂生療養院向前瞻基礎建設爭取到3億7000萬元的經費,規畫興建地上5層地下兩2層,共135床的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除了在建築外觀上融入原住民特色元外,在軟體上,也設計具族群特色的照顧模式,並規劃培育原才藉此保障都會區原住民的長照需求與工作權益,建立具族群的長照服務典範。
立法委員陳瑩、廖國棟也參加動工典禮,陳瑩強調,希望不會只有一個都會原住民長照中心,應該要繼續推動在合適的地點興建都會原住民長照中心;廖國棟表示已經在立法院環衛委員會推動原住民健康法,與原住民都市就業相關法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