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陶斯松」危害兒童健康 農委會預告3階段禁用

常用於防治農業害蟲與環境用藥的陶斯松,因容易影響兒童身心缺陷,對生物來說也屬於劇毒,農委會防檢局日前預告將訂定「陶斯松為禁用農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發臉書表示,為兼顧農民防治需求、庫存農業合理去化期限、維護農安食安,禁用陶斯松預計分3階段進行,從今年4月15日起將先禁止陶斯松輸入及原體製造,2026年起則全面禁用。
陳吉仲指出,陶斯松是一種有機磷劑的殺蟲劑,過去廣泛用於防治農業害蟲及環境用藥,但在高度暴露下,會造成兒童身心缺陷,對水生生物、蜜蜂、鳥類而言也是劇毒,因此是高風險用藥,國際趨勢均朝向禁止使用,目前全球已有38國執行禁限用管理措施,美國陶斯松原廠也已宣布停產相關產品。
陳吉仲說,我國雖已在2019年刪除大部分陶斯松使用範圍,但和一般消費者比起來,農民暴露在陶斯松下的可能性遠遠較高,因此農委會決定進一步推動禁用,保護農民的健康與農安。
針對禁用陶斯松,陳吉仲表示,將分為3階段,第1階段將從今年4月15日起禁止輸入及原體製造(廢止原體進口證、原體製造證及成品進口證),第二階段自2024年元月起,禁止加工及分裝(廢止成品加工證);第三階段則從2026年開始禁止輸出、販賣及使用。
他解釋,三階段期程是為了兼顧農民實務上的防治需求、庫存農藥合理去化期限、維護農安食安等三方面考量。此外,農委會也已經盤點使用陶斯松防治的作物,大部分都有2種以上替代藥劑或其他防治方法,各地的試驗改良場所、植物教學醫院及儲備植醫也已準備好輔導農民改用替代藥劑或採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
陳吉仲指出,農委會近年全力推動「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行動方案」,國內劇毒農藥使用量大幅減少8成以上;同時輔導農產業深化IPM的研發及應用,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並以實際措施鼓勵各種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例如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納入有機及友善耕作的補助、開辦「瀕危物種與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等。在農藥管理方面,農委會一方面強化分級管理、加強環境監測,另一方面推動「農藥購買實名制」,讓農藥的流向和使用透明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