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 內政部籲做好行前準備再出發

內政部今天表示,為使山林活動更安全,營建署去年8月發布「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依里程、天數、難度等級、困難地形等,將步道從易至難以0至6級區分,並將持續滾動檢討更新。
台灣百岳名山有76座位於高山型國家公園。為方便民眾選擇適合自己的步道,國家公園將92條步道,依難易程度分為0至6級,並提供「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表」。內政部提醒,山永遠都在,民眾行前務必做好各項準備,確保登山健行活動過程平安、順利。
內政部舉例,如雪霸國家公園武陵路步道屬第0級,適合全齡人口,可供輪椅及嬰幼兒車通行;而雪霸聖稜線列為第5級,屬3至5天以上的行程,事前及途中均須不斷評估自身及隊伍風險,作出適宜判斷及應變。
另非屬既定步道範圍,無明確路基或路徑的原始山徑、古道遺跡、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或是第3至第5級步道積有冰雪時均列第6級,應具相應技術能力、裝備等準備,才適宜前往。
內政部指出,為傳達登山行前準備與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國家公園特別以最常發生山域事故的原因-「迷途」為主題,經由實際案例為題材,改編拍攝成國家公園登山安全推廣短片,期透過模擬山域事故情境短片,傳達登山行前準備與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另也針對「玉山主、西峰線」、「合歡西峰線」、「雪山主、東峰線」及「奇萊主、北峰線」等4條熱門攀登路線,以及「行前準備」、「體能評估」、「高山症」及「迷途」等4個主題,分別製作宣導短片,呼籲民眾登山前先觀看後再出發,以提高登山安全意識、掌握戶外活動風險控管及模擬應變處置。
內政部表示,山永遠都在,提醒民眾在投入山林懷抱前,應確實做好體能評估、擬訂行前計畫及緊急狀況應變等,可有效避免發生迷途或因裝備不足而受傷的狀況發生;若在行進中,發現身體不適等突發狀況,請量力而為,並告知同行團員與留守人,安全下山最重要。
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及登山安全宣導短片等相關資訊,可至台灣國家公園官網(https://np.cpami.gov.tw/)、台灣國家公園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arkstaiwan/)及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https://hike.taiwan.gov.tw/)瀏覽查詢。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