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要專屬醫院定期健檢 美術館競相成立修復中心

歐美稍具規模的美術館,必定擁有自己的修復師和修復室,定期為文物進行「健檢」。文化部2016年大修文資法,宣稱要讓台灣「文資立國」,文物的保存維護是當務之急,國內卻嚴重缺乏修復人才,文化界呼籲將修復師的聘用列為美術館的必備條件。去年底成立修復中心的台南市立美術館(南美館)不僅聘專任修復師,更是台灣首個館舍興建前便與修復師討論如何規劃修復室的美術館。明年動工的故宮南院國寶館、即將擴建的北美館藝術園區,甚至準備開放修復中心,讓畫作的修復過程也成為民眾觀賞的焦點。
南美館是台灣目前唯一接受私人委託修復的公立美術館。南美館研究典藏主任余青勳指出,南美館美術科學研究中心迄今已接受24件委託修復,價格為1萬元到10多萬不等。她指出,修復中心的功能是為藝術品做檢測、研究、修護及修復,一旦藝術作品發生老化或受損的現象,修復師便啟動為作品進行檢測與研究,研擬最適切的方式修復。美術館也可透過修復過程,長期累積顏料、畫作材質等科學數據,逐漸建立畫作的DNA資料庫,協助判斷真偽。
台灣修復系所的畢業生不多。但余青勳指出,台灣修復師的職場早已飽和,許多畢業生無法順利銜接職場。美術館若能將修復師納入編制,才能刺激台灣修復師的市場。南美館修復中心與台藝大等多間學校簽訂備忘錄,希望成為將修復師導入職場的橋樑。
北美館典藏組長方美晶透露,規劃中的北美館修復中心,將設針對油畫與紙質的可見式修復室,適度開放民眾參觀。修復室也特別設有天井引進北面的自然光,讓修復師進行修色時顏色更精準。故宮南院預計2026年落成的「故宮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國寶館)」,則規劃開放式庫房及文物修護空間,修護過程也將是展覽重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