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少子化 家總成立「家照學院」推全民長照教育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約有80萬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至少影響120萬名同住家人,必須付出心力來照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宣布成立「家照學院」,推動全民長照教育,推廣「零家庭照顧者」觀念,讓民眾用最短、最便捷方式獲得照顧資訊,不必因照顧犧牲任何人。
根據衛福部長照司推估「長照涵蓋率」,目前約80萬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使用的服務中,使用長照四大類服務及住宿式機構者佔55%,未使用長照服務的45%人口,反而是更高風險家庭。加上台灣因少子化、高齡化人口變遷, 109年底家戶平均人數2.6人,1人戶與2人戶已達五成五,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
社會頻傳照顧悲劇事件,如何適時提供服務,碰上不願求助的「抗拒型照顧者」,問題多又複雜,包括「共案分工」等,以及疫情下日照中心、據點等服務中斷,可能加劇照顧者身體負荷、焦慮與絕望感,政府不同部門之間如何「聯防」更是重要議題。
家總現任理事長郭慈安表示,家總成立至今25周年,過去扮演著讓社會知道「照顧者」的角色,不斷倡議、研發創新方案,滿足照顧者需求,以及協助長照司輔導全國144個家庭照顧者據點,未來成立「家庭照顧者學院」,重心放在家庭照顧者專業服務人員培訓、社會教育與溝通等,並與國際組織交流,引進服務新知,努力爭取全球家庭照顧者組織聯盟(IACO)來台舉辦會議。
「家照學院」未來課程方向,郭慈安舉例,民眾若想自學、或子女想遠距照顧父母時,可透過24小時數位、線上諮詢系統,同步由線上人員指導;此外也倡議「照顧不離職」、「照顧者年輕化」等議題,像是孫子照顧阿公、阿嬤,須結合國民教育來研發教育模式,促進全民照顧友善社會。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也提到,不少民眾雇用外籍看護,卻常年面對外勞離職、相處不來等問題,以及不了解現有資源等,碰到照顧諸多困境,未來課程中也將提供民眾長照識讀,包括認識「長照四包錢」等資源。
除了家庭照顧者外,郭慈安表示,照顧專業人員培訓亦為重要一環,尤其照顧議題複雜化,面對家屬兄弟姐妹如何「照顧不吵架」,協助給予家庭協議等,都是照顧重要技術,未來家照課程也會提供專業人員訓練,讓專業人員在職場能協助更多家庭照顧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