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師徒聯手將腳趾移植成手指 斷指男重拾手部功能

46歲鄭先生一年多前在一場工安意外,右掌第2至第5隻指被天車軋斷,右臂橈尺骨也骨折,只剩拇指的右掌連拿筆寫字都是奢想,靠左手輔助,一切得從零開始學起,導致他人生一度絕望,所幸今年9月間在醫師建議下接受顯微手術,他取自體腳趾移植到右掌當食指,術後才兩個月已能捏起筆寫字或拿湯匙,人生重拾色彩。
鄭先生是由博田國際醫院骨科醫師呂俊寬與有「接指大王」稱譽的恩師林高田一起執刀,師徒二人一起為他進行手、腳顯微分割移植手術,約經6至8小時後,呂俊寬按壓一下接成食指的腳趾有「回血」現象,表示血管已經接通,他形容那一瞬間感動莫名。
呂俊寬醫師本身就是斷指病患,他說,年少時白目,被柞甘蔗的機器軋斷食指第一截,是醫師替他接上皮瓣才保住斷指,不然截斷部位可能更多,後來他從醫,常會對病患秀出自己的斷指,鼓勵他們帶著信心接受手術。呂俊寬與恩師林高田都曾赴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骨科研究,兩人資歷相隔30年,這次替鄭先生移腳趾到右掌,是繼3年前的合作,再次合體執刀。
國內醫界約40年前即能將腳趾移植到手部,但這類案例並不多,屬地區級的高雄博田醫院,已具備和醫學中心同樣的移植技術。呂俊寬表示,患者接合的神經長得更完全後,手部功能至少可回復到8成。
鄭先生今天現身說法,當場以僅剩的兩隻手指捏起筆來寫上自己的姓名,他說,斷掌後一度萬念俱灰,回到工作崗位僅靠殘存的拇指操作機器,十分吃力,要訓練左手又得從頭開始。尤其斷掌後要如廁,單指根本無法拉開褲子拉鍊,十分痛苦,現在接了腳趾回復手部部分功能,已經相當感恩。
林高田教授表示,這類腳趾移植術發展已相當純熟,若是異體移植,易有排斥等副作用,目前全世界僅100多例,仍屬實驗階段。基本上自體移植就沒有排斥的問題,但可能會有感染,血管阻塞或肌腱沾黏等副作用,端視病患體質及醫師的技術而定。
他也說,手部不是均一性的器官,有皮膚骨頭神經血管,排斥性很強,用的抗排斥藥用得很重,太重對病人可能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副作用,容易感染,還可能無法壓抑癌細胞。現在有科學家研究,把人類易排拆的DNA全部都洗掉,再以病人的幹細胞植入後再移植,這項就無須吃抗排斥藥,另科技界也研究自腦部拉一個電極控制機器手臂,這樣就不必再做移植手術,不過一切都仍是未來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