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信老輩抽菸可治鼻塞 菸齡30年婦人肺阻塞演成肺腺癌

高雄一名63歲林高女士菸齡30年,抽菸到嚴重肺阻塞並出現癌病變,所幸到醫院求治後情況好轉,現在每天爬5樓回住家都臉不紅氣不喘,高醫胸腔科表示,慢性肺阻塞居全球10大死因第3名,去年約300萬人死亡,老菸槍不可掉以輕心,戒菸要趁早,盡早「拒癌為友」,才能讓肺延年。
11月「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高醫援例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今起一連4天在啟川大樓設攤強力宣導。林高女士今天現身說法,分享抽菸險些害命的的經歷,奉勸癮君子遠離菸害,才能避免肺部疾病找上門。
林高女士早年鼻塞、鼻過敏,誤信長輩的話,以為抽菸可讓鼻子暢通,結果一抽上癮,30年來每天抽上一包一抽上癮,導致長年咳嗽不癒、呼吸困難、走路會喘,後來檢查出嚴重的肺氣腫及肺阻塞,4年前右上肺葉更出現2公分腫瘤,是肺腺癌第一期,到高醫治療追蹤,所幸腫瘤未再復發。
家住五樓的她說,住家沒有電梯,每爬一層樓就氣喘吁吁,現在一口氣可爬上5樓不再氣喘如牛,術後她再也不碰菸,靠游泳、登山及健走來增強肺活量。
高醫肺癌團隊召集人楊志仁表示,林高女士最初是因肺炎導致喘和感染住院,出院後肺功能顯示為嚴重的慢性肺阻塞,故長期使用吸入型藥物控制;由於是老菸槍,定期照X 光,很幸運在一次追蹤就診斷出肺腺癌,及時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肺阻塞)全球10大死因中高居第三,2020年約有300多萬人死於肺阻塞。在台灣肺癌更是癌症之首,肺阻塞及肺炎也都在國人十大死因之列。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說,肺、心、腦是人類最重要的三個器官,肺部健康問題,絕不可輕忽。高醫內科部長許超群表示,慢性肺阻塞與吸菸、遺傳、空污、職業暴露、油煙、或自身的慢性肺疾患有關,一旦癌變,僅能存活一年,但現在愈來愈多患者能靠低劑量電腦斷層揪出病灶,開刀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8成,末期患者經由精準醫療,存活率亦能提升。
楊志仁則說,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顯示,重度抽菸的病人定期做低劑量斷層篩檢可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被證實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唯一方法。台灣肺癌學會建議定期做低劑量斷層檢查的族群是50歲到80歲、重度抽菸、持續抽菸或戒菸未滿15年的高危險群,有家族史、肺病史、氡暴露、石綿暴露等民眾也可以向醫師諮詢。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