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指臉書市集充滿交易陷阱 向官方反映卻被已讀不回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今天表示,社群平台臉書(Facebook)上的「市集」(Marketplace)充滿各種不實廣告,民眾很有可能權益受損,但相關單位視而不見,對臉書缺乏公權力。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回應,目前已參考歐盟規範草擬數位通訊傳播法,至少要求像臉書這樣的網站要在國內落地,至少有法律代理人,也會要求他們配合相關機關的指令。
林楚茵說,臉書這麼大的跨國集團,在台灣只是一間辦公室,沒有真的落地,市集上充滿了交易陷阱,她初步整理上面的四大亂象,包括有性暗示的圖文,隨便都能點進去,也有不合理的交易,一棟透天厝賣新台幣233元,還能送到家,賣家來路不明,他們佯裝交易者和賣家聯繫,結果問完問題對方就消失了,另外上面也有賣藥,明顯違反藥事法,她的辦公室上周和臉書聯繫,被已讀不回,相關單位也對臉書沒有公權力。
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說,臉書是很大的企業,所以也有社會責任,台灣很多平台如果賣藥或違法就會被下架,臉書也該符合台灣的相關法令規定,他擔心未來可能有毒品藏在其中,若臉書繼續低度管理,小學生也可能買到毒品,行政部門應該要出來處理。民進黨立委陳素月說,對於臉書上的亂象,希望主管機關拿出魄力管理,避免國人受害。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說,疫情讓數位經濟時代更快速來臨,網路詐騙也越來越多,現在臉書還沒有相關規定可管,在法規和主管機關還不明確時,現在只能從後端處理,也就是請業者下架,這部分NCC應該擔起重任,應該要和業者溝通。
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江雅綺說,很多人希望像臉書這樣的平台能自律,但最近很多吹哨者站出來說自律無效,應該要法律介入,臉書現在在台灣是境外電商不用落地,不會被規範,希望未來有主管機關和立法規範。
NCC綜合規劃處處長王德威說,網路上的服務還是參考國外找實體主管機關,不過NCC也希望在網路時代擔起責任,已參考歐盟法規草擬數位通訊傳播法,希望這些網站在國內落地,至少有法律代理人,也會要求他們做該有的動作,自律不夠,要能配合有關機關的指令移除非法內容,但內容還是要回到主管機關才能判斷,未來也會設計機制,讓不當內容能快速移除。
經濟部商業司專門委員許福添說,針對網路部分,商業司有針對消保法訂定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但因為臉書上的交易是買賣雙方私下交易,臉書主張沒有接觸到,若要以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範恐有疑慮,經濟部呼籲消費者在社群媒體上購物要很小心,慎選網路賣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