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三級警戒待在家衍生摩擦 家暴率增3成

據衛福部統計,5月16日全台升級三級警戒後至5月31日,全台家暴通報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9.24%,現代婦女基金會的統計也發現,今年5、6月的家暴服務人數較去年增加近3成。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表示,民眾的經濟、精神、情緒壓力隨警戒驟升,再加上家人相處時間變長,較容易產生磨擦,政府應盡速針對高風險受暴族群,設計相對應的保護措施。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姿瑩指出,疫情期間家人緊密相處,缺乏紓壓管道,讓受暴婦女曝於高風險受害環境,「外有疫情、內有隱情」的現象強化了加害者的暴力行為,也讓受害者更難與親友聯繫或對外求助,降低向外報案、驗傷的意願;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副主任王儀玲也提到,過往孩童受暴多是透過學校、老師通報,但現在孩童都在家上課,恐增受暴兒童黑數。
社福人員也針對現今疫苗接種次序提出怨言,吳姿瑩表示,並非所有社工都能施打疫苗,有些縣市雖已幫社工造冊,但標準不一,多以「是否有外訪需求」為準,不過現在許多社工都是在法院或其他據點才能從事服務,不應該以外訪、內訪為區分,只要有必要接觸個案者,都應納入優先接種疫苗的順位。
「叫我們上戰場,卻不給我們砲彈與防備措施?」王儀玲說,疫情期間,社工的服務難以中斷,但每次的服務與訪視都會增加染疫的風險,雖理解政府現在因疫苗不足才排定施打順序,但社工需要與他人高密集面對面談話,疫情警戒升級讓許多社工遇到很多難處。
邱臣遠呼籲,各縣市應盤點受暴者的求助系統完整性及服務量能,尤其現在家暴受害者人數提高,服務需求增,社工人力究竟足不足夠?有沒有獲得相應保障?各縣市政府務必即時檢討;另他也要求衛福部將第一線穩定社會力量的社工人員納入公費疫苗第七類的施打名單,讓社工可無懼病毒亦無傳染案家顧慮,持續提供安定社會的服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