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工地粉塵惹怨每年逾3千件空汙陳情 環保署擬祭7大招

施工中的工地常有大量粉塵溢散,空汙引發民怨,據統計,全台每年約有10萬件營建工程,其中空汙陳情數每年平均高達3678件,為改善工地空氣品質,環保署今天預告修法,將加強工地空汙防制作業,祭出增加圍籬高度、提高覆蓋率、設置監測儀表等七大策略,預估懸浮微粒(PM10)每年可減量3415公噸,新法將於明年上路。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表示,營建工程排放的空氣汙染物以PM10為主,約占全國各汙染源排放量15%,近三年營建工程施工中工地數每年約10萬件,其中空氣汙染陳情件數每年平均3678件,陳情比率3.4%,希望降低營建工程的粒狀物排放量,提高民眾對環境的滿意度。
環保署今天預告「營建工程空氣汙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提出七大加強管理措施,大型工程覆蓋率須從80%提升至90%以上,避免揚塵影響周邊住戶生活環境;大型工地出入口最容易有路面汙染,導致泥濘揚塵,未來將強制設置「自動洗車台」,車子離開工區時一定會經過自動洗車程序;必須清掃周邊鄰接道路,禁止工區往外延伸的路口出現「路面色差」。
另外,空氣品質較差的三級防制區的第二級工程,圍籬高度須從1.8公尺提高至2.4公尺,以免圍籬高度不足、遮蔽效果差;施工前要灑水抑塵、施工中要收集粉塵;大型工程設置監測儀表及錄影系統,監督工地是否管理不周或未落實空汙防治措施;施工機具、車輛易排放黑煙,須每日紀錄進入工地資料,並提供低汙染排放證明,盼減少黑煙排放。
蔡孟裕說,若工地沒有按照相關空汙防治規定,按照空汙法可開罰20萬至2000萬元,未來將召開研商、公聽會,收集各界意見,預計最快明年就可實施,但會給予緩衝時間讓營建業者預作準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