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卡迪那出包!天婦羅口味丙烯醯胺超標「恐有致癌性」

北市衛生局今公布「丙烯醯胺」含量檢驗結果,發現抽驗20件產品中,其中1件為「卡迪那全天然洋芋天婦羅口味」,被檢驗出丙烯醯胺1202 ppb,經衛生局追查後,業者已自主下架13件產品,並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規定提出改善方案。
衛生局指出,此次前往北市西式速食店、早餐店、咖啡店、傳統市場、超市賣場等處,抽驗20件產品的檢驗丙烯醯胺含量,發現有4件即食薯條、4件洋芋片、4件烘焙咖啡或即溶咖啡、2件油條及2件黑糖超標,其中1件為卡迪那洋芋片天婦羅口味,檢出丙烯醯胺1202 ppb,超過標準值1000 ppb以下。
衛生局食藥科長陳怡婷指出,食品在高溫加熱下,胺基酸與還原醣會進行梅納反應,並賦予食品特殊風味及色澤,同時也會促使丙烯醯胺形成,此反應較常見於高溫油炸食品。
衛福部食藥署於2016年1月7日發布我國「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參考指引」,針對不同市售食品訂定丙烯醯胺指標值,提供食品業者管控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參考。國際癌症研究機構(ARC)將丙烯醯胺歸類為2A物質,表示對動物具有致癌性,但流行病學研究尚無法證明為人類致癌物。
陳怡婷呼籲,食品製造業者應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規定實施自主管理,並參考衛福部食藥署「降低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加工參考手冊」,透過調整薯條、馬鈴薯餅乾的切片厚度、避免油炸顏色過深或是以少量分批加熱等方式降低丙烯醯胺生成。
若發現產品恐危害衛生安全時,應立即停售並回收產品、通報衛生機管;另外,衛生局也提醒消費者,減少食用高溫油炸食品,儘量以清蒸、水煮的烹調方式,同時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降低及分散丙烯醯胺可能對人體健康的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