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告急! 中油稱三接採迴避措施 環團批誤導大眾

桃園大潭藻礁公投案第二階段連署告急引發關注,中油昨稱依法取得開發取可且採迴避措施,不會影響藻礁生態,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今天反駁,指環評資料載明浚挖範圍皆有礁岩覆蓋,顯見三接仍在藻礁區,加上當地海象不穩根本不適宜作為接收站,但很多事中油、經濟部都絕口不提,涉嫌誤導大眾。
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今天發出聲明稿表示,中油指第三座接收站未新增任何填區,事實上中油三接「有」新增填區,絕非僅使用18年前已開發的既有填區。三接是由觀塘「工業區」和「工業港」兩案組成。依環評資料,工業港將「新增」填海造地約21公頃,設置碼頭海堤長度1688公尺,北防坡堤4280公尺、450公尺,浚挖航道及迴船池,總水域面積為913公頃。
珍愛藻礁指出,中油與經濟部一再宣稱三接採用避開藻礁方案,以友善施作工法、持續維護藻礁等語與事實不符,因為觀塘工業港開發範圍的下面,就是藻礁生態系,依相關論文顯示,桃園藻礁地形向海延伸範圍至少5公里;根據觀塘工業港環評資料,就計畫區藻礁礁體分布調查結果,載明「本計畫區浚挖範圍皆有礁岩覆蓋,礁岩厚度自0.4至1.2公尺不等」,顯見中油三接目前方案仍在藻礁區。
珍愛藻礁說,經濟部及中油強調天然氣發電的排碳量,大約只有燃煤發電的一半,是未來台灣減碳的重要過渡能源等語,但天然氣碳排放量雖較燃煤少,仍屬會排碳的化石能源,溫減法明訂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應降為1995年排放量的50%以下,學者推估若要達到法定減碳目標,2050年時將有四成左右的接收站處於閒置狀態,現在花1000億蓋三接,25年後閒置四成,「划算嗎?」
珍愛藻礁說,經濟部及中油稱三接是為了維持台灣的供電穩定,但去年因海象條件不佳工作船兩度擱淺,其中一次刮除0.58公頃大面積珍貴藻礁,更數度將船舶開到台北港避風浪。政府若將天然氣視為「重要過渡能源」,更不該將接收站蓋在海象條件惡劣的大潭海域。
至於中油強調「依法取得開發許可」,珍愛藻礁說,實則是以過半官派環評委員強渡關山,還被媒體評為史上「最黑環評」,讓律師出身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辭官,中油卻還說是依法取得開發許可;希望將整個事件攤在陽光下,交由全國國民行使重大政策的複決,不論是贊成或反對的意見,都能得到表達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