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央書局文化薪火 詹宏志周三讀書會登場

採訪/錢欽青、袁世珮、陳昭妤
撰稿/袁世珮
台中車站前曾經有一間「中央書局」,是上世紀20年代林獻堂這些仕紳懷抱著啟民智的大願所辦,在70年之間,成為島中央的文學沙龍,卻終是抵不過殘酷的市場,於1988年歇業。
2020年,在上善基金會支持下,中央書局重開大門,基於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絕不是又一間要和網路書局競爭生存的實體書局。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希望「這是一個發生事件的地方」,就像當年那麼多的風流人物薈萃,也像他自己青春時期的流連忘返。
重生後的中央書局,除了是書局,將以每周一次的周三讀書會引導中台灣青年識得書香,讓此處曾經的文化薪火再次燃起,不負先賢們的創立初衷。
中央書局再生
「中央書局是1927年台灣中部仕紳們共同成立的一個帶有強烈浪漫文化色彩的書局。」身兼上善基金會董事長的詹宏志說:「我想在這個歷史性的書局裡,開啟一個周三讀書會,給中部的年輕學子一個機會得到讀書的樂趣。」
詹宏志說,日據時代如林獻堂等仕紳,有教養又有良好教育,他們看到台灣人受到各種侷限的處境,希望給年輕一代更多的可能性,於是這一群中部的知識分子與鄉紳共同創立台中一中和中央書局,「這兩處也是我在年輕時受到最大庇蔭的兩個機制,台中一中是我讀書的地方,中央書局是我每天流連忘返的地方。」
周三讀書會
周三讀書會從3月10日起到年底,詹宏志說想找一些很會讀書、講書又能激起別人對書熱情的人,讓這些人在中央書局,有機會去接觸、特別是年輕人,「一個人如果曾經在讀書上得到刻骨銘心的快樂,他就會自己去找下一個美好的經驗,自己會變成找書來讀的人。」
詹宏志率先登場,挑選了12本小說,從3月10日至5月26日,每周三晚上7點至8點半,一周講一本,從18世紀末一直講到1918年的小說,涵括推理、科幻、冒險等類型小說。
詹宏志希望讀者未來在看小說時,會意識到小說裡的每件事都跟自己有關,「我想用這種方式,給小說帶來一個我們現代生活各式各樣的指涉與對應,讓已經不覺得書很有意思的人,重新覺得他應該再把某幾本書找回來看。」
目前規畫一場限定80人,單堂200元。因活動在周三晚上,可能不便於外地人,詹宏志說:「我的原始動機是那個現場,是希望台中人重新覺得中央書局是想去的地方。我用很大的力氣使它變成一個這樣的地方。」
選書邏輯
詹宏志說,書單中的書都是開啟現代性的起源,很多都是今日各種創作類型的源頭。
詹宏志以「魯賓遜漂流記」為例,後來在文學上有所謂的「Robinsonade」(魯賓遜式小說),指的是人被困在與文明隔絕的環境,這類型一再被創作,至少包括「十五少年漂流記」、湯姆漢克斯電影「浩劫重生」(Cast Away)、「少年Pi的奇幻漂流」、「海角一樂園」,乃至麥特戴蒙電影「絕地救援」。
「科學怪人」是科幻小說的起點,儘管人造人在今日並非完全不可能,但書中人造怪物與倫理的界線值得深思;「環遊世界八十天」在當時被認為是地理小說,但本書也是旅行文學跟科幻小說在演化過程之初的「化石」;又如「人猿泰山」,如今多數人只看電影版了,但小說裡的泰山其實是語言天才。
「掉到地球上的人」作者是最近熱門影集「后翼棄兵」同一作者,在60年代就寫了如此精彩的科幻小說。詹宏志分析這小說是以外星人的視角來看,充滿恐懼、必須掩飾己身的存在、必須裝得跟人一樣。
12本小說都還會延伸。詹宏志舉例,007系列挑的是「霹靂彈」,但可能每一部都會講到,包括作者弗萊明過世後,其遺產管理委員會每隔幾年都會找一位小說家重新寫一部007小說,這些現代的新作,就寫出很不一樣的007,例如龐德有了「Q-Phone」(Mr.Q發明的手機),他就從自由自在的人變成手上有各種絲線的傀儡。
中央書局簡史
中央書局源於1921年蔣渭水發起的文化協會的倡議,前身中央俱樂部成立於1927年,現址於1948年開幕,歷經日據、戰後與當代,在經營71年之後,於1988年結束營業。現址一度破敗,到2016年由上善基金會接手。
俱樂部時期即開群眾募股風氣之先,由眾人集資成立。除了林獻堂,大多數成員都不到30歲,都出身仕紳或留日學生,以在異族的統治下開啟民智、傳承民族文化為志。
中央書局原是台灣首家在日據時期引進大量漢文書的書局,曾是全台規模最大的中文書局,雖名為書局,更是眺望世界的窗口及人文薈萃的藝文平台,許多台灣文學、藝術史的重要事件都在此間發生。作家巫永福更說,中央書局是台灣文學運動中心、是「台灣文化的梁山泊」。
詹宏志讀書會12本書單:
1.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1719),作者丹尼爾.笛福
2.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1823),作者瑪麗.雪萊
3.月光石(The Moonstone,1868),作者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4.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1873),作者儒勒.凡爾納
5.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1897),作者布拉姆.斯托克
6.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 1897),作者赫伯特.喬治.維爾斯
7.人猿泰山(Tarzan of the Apes, 1912),作者Edgar Rice Burroughs
8.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作者阿道斯.赫胥黎
9.一九八四(一九八四,1949),作者喬治.歐威爾
10.掉到地球上的人(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1963),作者Tevis Walter
11.霹靂彈(Thunderball,1965),作者Fleming Ian
12.守護者注視下(The Eye of the Beholder,1980),作者Marc Behm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