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空汙緊急防制辦法門檻擬下修 環團:要有感才有用

環保署有意下修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環團表示,近日南部空汙嚴重「紅害」不斷,但也只到一級預警階段,緊急防制辦法中看不中用,現在修法已經太慢,且門檻若僅加嚴一點點也形同沒修,必須下修到「有感」才有用。
近日中南部空汙嚴重,高雄橋頭細懸浮微粒(PM2.5)24小時平均值曾超過每立方公尺70多微克「紅害」等級,卻只達到緊急防制辦法的一級預警,無法強制降載或減排,凸顯目前門檻過高難以適用現狀,不少環團呼籲盡快修正門檻。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表示,多年前環團就開始抗爭、遊行呼籲下修門檻,現在修法已經太慢,「空有防制辦法但根本用不到」,看不到政府誠意;雖然現在要修法,但如果只加嚴一點點也等於無效,建議幅度要讓民眾「有感」否則沒意義。
葉光芃批評,近日南部空品「紅通通」,空汙嚴重卻不見更高層出來喊話,即使環保署修緊急防制辦法,也只是改善空汙其中一個手段而已,要有通盤考量及更上位思維,例如南部空汙若達到「嚴重惡化」門檻,只降載當地的電廠或工廠也沒效,因為南部是下風處,必須北部及中部等地汙染源都要減少才可避免南部空汙。
業者私下說,過去學者曾研究台灣空汙最大來源是移動汙染源,中火等大型電廠降載或全改用天然氣,對空汙改善也有限,且有些工廠等大型固定汙染源本身就因為環評要求或地方政府協調,會在空汙季自行降載,不用真的等到「嚴重惡化」程度,「現在已經這樣做,加嚴門檻或強制降載也沒差」,應該要針對真正的汙染源管制才有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