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動小琉球觀光敏感神經 海委會拋遊客設限及收費

屏東小琉球旺季期間每天萬人登島,遊客總量管制或收費卻是縣府、鵬管處一直不碰的敏感議題;行政院海洋委員會前天到小琉球開因應遊客增加對海洋生態影響研商會議,海洋資源處長王茂城笑說:「我是帶著憨膽來的!」爆量的遊客潮對垃圾、廢汙水處理、生態環境都是負荷,建議縣府研究依地方自治條例設總量管制或收費。與會保育團體力挺,不能放任遊客無限制進入繼續惡化了。
屏東小琉球豐富的海洋生態和可愛海龜,加上距本島不到半小時航程,近幾年觀光人數攀升,爆量人潮讓環境不堪負荷,雖然官方和民間近年聯手推動友善環境的政策及行動,如潮間帶同時段人數總量管制、淨灘海灘貨幣、琉行杯、環保餐具租借等,但面對龐大遊客量造成的海洋生態、垃圾、廢汙水處理設施的壓力,似乎是杯水車薪。
海委會前天首度到小琉球討論包括擴大潮間帶保育區、訂定登島遊客人數總量管制2項議題,縣府、鄉公所、觀光局等相關位和在地保育團體、旅宿業代表與會。王茂城說,去年8月小琉球觀光數5萬6750人次,同月島上設籍人口僅1萬2115人,遊客潮對垃圾、廢汙水處理、生態環境都是負荷,建議縣府依自治條例設總量管制或收費。與會保育團體主張,不能放任遊客無限制進入,防範環境惡化刻不容緩。
小琉球現有5處潮間帶劃設為自然人文生態保育區,但12公里海岸只有700公尺受保護,且是同時段的遊客設總量管制,與會人士認為遊客不斷踩踏造成生物密度逐年下降,達成分區分流和強化管理共識;在遊客總量管制或收費的可行性部分,公部門和觀光業者代表認為,限縮多少、收多少、怎麼收?都是問題,目前正反聲音都有,待凝聚共識,保育團體則主張以價制量,不能放任無限制進入。
「永續觀光要用更有有效的管理來維護自然生態,從量變進入質變!」小琉球自然人文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文玉說,設總量管制或收費會影響旅宿、交通船業者收入,執行難度高,但爆棚遊客帶來的負面影響大,不能放棄,短期能做的是強化潮間帶保護,目前雖有管制措施,但200多名導覽解說員素質參差不齊,也無收費回饋機制。與會的保育團體支持總量管制或收費,坦言立意佳,但執行難度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