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醫病天地/常流鼻血 竟是水蛭寄生

61歲原住民最近常流鼻血, 以為罹患重病,到台中長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師林恆甫透過鼻腔內視鏡檢查,發現他的後鼻咽部寄生一條長約5公分的水蛭,以長柄鼻咽器械將水蛭從鼻裡夾出,終結長達數月的流鼻血不適症狀。
林恆甫說,原本生活在水中的水蛭幼體,會利用對溫度和光線變化敏感,發現與水源接觸的動物並寄生身上。患者在山上工作,常飲用山泉水,可能因此誤將水蛭幼體食入,寄生在鼻咽部,每天吸血且愈長愈大。
這名原住民看到這麼長的水蛭從他鼻孔裡夾出來,難以置信,「不知道水蛭何時鑽入鼻子裡?」
醫師林恆甫指出,水蛭除了寄生在鼻腔,也曾被發現寄生口腔、呼吸道、眼球周圍、肛門、陰道和尿道等,主要是黏膜覆蓋部位;寄生的水蛭會愈長愈大,進而造成呼吸不順暢、有異物感、常流鼻血、鼻子有搔癢感覺等症狀,若過長時間未發現,患者一直被吸血,易造成貧血與過敏反應。
林恆甫提醒民眾勿飲用不乾淨的山泉水或溪水,其中可能都有大量水蛭幼蟲,不慎食入可能導致幼蟲進入呼吸道或鼻腔,在人體寄居;吸附在鼻腔黏膜上會不斷吸血長大,甚至腐蝕鼻腔黏膜,讓鼻子出現大面積潰爛,或常流鼻血,後患無窮。也呼籲一旦發現鼻腔有異狀,應立即到醫院找出病因,不要拖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