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會談疫後觀光 林佳龍力推「觀光主流化」跨部會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觀光產業,交通部觀光局今天舉辦「疫後觀光轉型論壇」,邀請7部會、業者、學者等討論疫後觀光契機,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觀光是內需火車頭,必須有觀光主流化的共識,之後則是觀光立國,希望找到定位跟特色,讓台灣觀光品牌做到「在地驕傲、世界知道」。
「疫後觀光轉型論壇」今天開場,由林佳龍主持圓桌會議,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共同討論,盤點各部會既有的觀光資源開創新遊程。
林佳龍表示,各政府部會目前將觀光列為施政重心,將部會資源觀光化、也將觀光產業化,共同提升觀光旅遊環境友善,打造台灣觀光品牌,現在盤點的觀光資源遊程都是觀光發展重要元件,「旅遊就是生活,有百百種」,必須跨部會整合才能觀光立國。
林佳龍說,觀光可以是目標、也可以是手段,一直強調「觀光主流化」,期許中央跟地方施政跨部會整合戰略,國家隊或地方觀光圈都能做國際行銷,吸引更多入境觀光客到台灣旅遊,這些遊客「可以一輩子為我們做口碑行銷」;產業化不代表要大規模,各部會可根據特色推動計畫及差異化補助,改善複製的老街景點,否則國旅沒特色也留不住旅客。
林佳龍指出,將先以雲嘉南跟浪漫台三線為觀光圈示範區,以跨部會合作方式成立工作坊並提出行動方案;以旅遊主題年為跨域基礎,如鐵道自行車、小鎮旅遊等;發展觀光條例正進行法規盤點,將做適度調整提升產業發展;另外,觀光是內需火車頭,必須有觀光主流化的共識,之後則是觀光立國,找到定位跟特色,讓台灣觀光品牌做到「在地驕傲、世界知道」。
龔明鑫說,面對疫後觀光潮,維護品質是一門很大學問,須做好相關準備,目前正在審議地方創生計畫,總經費約60億元,希望以在地青年為主軸推動文化特色,今年預算通過後就會啟動;國發會也協助新創投資,近來核准8億元扶植14家觀光平台,希望「不是打造100萬人只來一次的島嶼,而是1萬人造訪100次的島嶼」,必須有賴跨部會努力提升觀光品質。
陳正祺說,經濟部轄管觀光有三大區塊,包括獎勵旅遊、地方創生、觀光工廠,若業者爭取到國際會議就會給予補助,另外要挖掘地方特色鼓勵青年回鄉創業,現在針對觀光工廠定義也更多元,不只限定工廠,新創園區也算在內。
陳添壽表示,農業不只包含產業,其中地景及人文都是發展觀光的重要因素,像是金城武樹帶動池上觀光,但更重要的是池上有美麗的稻田及山景,或是茶莊、金牌農村都可以作為觀光資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