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軌道經濟發酵 台鐵北市3車站收入翻倍

台鐵近幾年推動軌道經濟,並已見到發酵成果,台鐵統計,附屬事業收入年年成長,以台北市松山、南港、萬華3車站為例,收入都翻倍。
台鐵今天舉行「軌道經濟4.0 珍珠串鍊願景引領鐵道資產活化」記者會。
台鐵說,2019年是台鐵正式邁入軌道經濟4.0的元年,因應台灣鐵路永續營運的目標,多元化推展鐵道資產活化及附屬事業開發是未來的新出路,將善用車站人流優勢來發展站區經濟,全力衝刺「軌道經濟」的效益。
台鐵統計,車站附屬事業收入近幾年成果愈來愈明顯,從2014年新台幣31.48億元,成長到2019年47.74億元,預計2020年可達50億元;而2016年至2019年,台鐵運輸本業的收入則從187.85億元,下滑至184.08億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本業收入可能再減少。
台鐵以台北2015至2017年開始營運的BOT車站大樓為例,萬華站的收入4500萬元、成長1.8倍;松山站收入1.15億元、成長1.3倍,南港站1.53億元、成長1.6倍。
台鐵說,車站資產活化不只台鐵獲利,也為政府創造稅收,萬華站至今增加的稅收有8200萬,松山站有1.48億元,南港站更高達2.45億元。
台鐵局長張政源明天正式退休,他2年多前接任台鐵局長後,全方位擘劃「環島鐵路.珍珠串鍊願景」,作為台鐵附屬事業發展的大輪廓,要讓1065公里的環島鐵路如同一條項鍊,串起241個車站珍珠,讓車站的發展核心向外擴散,結合地方市政的需求與展望,共同活化鐵道資產,為台鐵注入資金活水,並讓車站城市成為便利民眾的生活中心。
台鐵說,軌道經濟帶來的便利和效益,不只是位於六都的車站,羅東站及台東站特色商場以年營收破億元為衝刺目標,屏東及潮州驛站商場的億元年營收也要挑戰翻倍,未來盼全台鐵道資產活化遍地開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