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研究 「有望拼湊出大象」
我國地震前兆研究已卅年,但離地震預測還非常遙遠。近期地震前兆研究露曙光,中央大學研究團隊突破近廿年來瓶頸,終於進階到以物理機制分析,有機會解釋像地電、地球磁場跟電離層等地震前兆異常訊號,有助未來地震預測。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我國地震前兆分析確實有進步,但要到能地震預測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需要更多時間驗證。
中大地球科學系主任顏宏元說,全球目前均無能力預測地震,目前在學理上及實驗室裡雖認為地電、地磁跟電離層等是地震前兆,但徵兆微量,實際觀測時很難分辨是否為地震前兆,還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雜訊。
顏宏元形容,「以往我國地震前兆分析是瞎子摸象,地磁摸到鼻子,地電摸到尾巴,電離層摸到肚子,但到底是狗、是貓、是象不知道。」現在可進階到「有望拼湊出大象」,當看到前兆很有機會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地區,甚至規模大小,每個異常前兆都對應到地震,一旦成熟就有把握做地震預測。
顏宏元說,我國近廿年在地電、地磁跟電離層資料有看到明確異常,但無法解釋其意義,團隊歷經逾五年努力,終於進到物理機制分析,系統性探討過去看到現象,如何驗證後續地震分析可能成因,以及為何看到訊號沒有地震。
團隊近日已彙整地電、地磁及電離層資料,針對過去四起地震做地震前兆分析,分別是二○一三年三月廿七日南投規模六點二四地震、二○一三年六月二日南投規模六點四八地震、二○一六年二月六日美濃規模六點六地震、二○一八年二月六日花蓮規模六點二六地震。顏宏元說,預期三個月內有結果,若四地震發生前都有出現可對應的異常訊號,將以利後續地震前兆分析。
顏宏元還說,分析訊號是一小步,地點研判才是一大步。團隊也正進行地電跟地磁,用大數據機器學習方式,對地震可能位置研判,「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終於有進步。」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