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疫情衝擊旅遊業 去年國旅人次恐連四年負成長

去年因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旅狀況相當慘澹,即使7至10月國旅大爆發,也彌補不了慘跌的旅客量,交通部觀光局估算,去年國旅人數仍可能負成長,也將是連續四年的負成長,今年國旅人數能否轉為正成長,端視疫情狀況而定。
觀光局長張錫聰表示,去年2月爆發疫情後,不只國人無法出國,還因為國內出現感染病例,讓國人暫時不敢出遊,2月中旬以後到6月下旬,國旅人數銳減,直到疫情趨緩後,才開始出現國旅大爆發的情況。
外傳去年因無法出國,所以國旅人次衝高到2.1億人次,對此張錫聰說,2至6月國旅大縮減,即使7至10月大爆發,也無法彌補過來,因此,要衝到2.1億人次應該很難。至於去年國旅可以有多少人次,觀光局官員補充說,每年都會做較詳細的調查,預估8月才會完成並對外公布。
據觀光局調查統計顯示,2016年國旅總旅次達到2億1,940萬,為歷史最高紀錄,之後便開始下滑,2017年還有2億1,364萬旅次,2018年和2019年國旅總旅次都沒有破2億,預估去年因疫情衝擊,國旅人次將持續衰退。
由於冬季以來國際疫情又趨嚴峻,即使疫苗已在多個國家陸續施打,但一般認為,今年國際旅遊狀況依然極不樂觀,這對我國旅是否有所助益?張錫聰認為,台灣的國旅人次會不會增加,還是要視疫情狀況而定,因為只要發生一起社區感染,絕對會像去年上半年一樣,大家都不敢出門,對國旅市場的打擊會相當大。
而台灣一年有1,600多萬的出國人次,在疫情嚴峻邊境嚴管下,是否有機會移轉到國旅來?官員說,其實未必,因為旅客自己會選擇他想要的遊程,未必會移轉過來,業者需要多花一點心思規劃新的旅遊商品,並提高旅遊品質,才能吸引旅客出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