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影/魚界工具人! 專家:寒流來災情嚴重全因為它

元旦假期霸王寒流發威,嘉義縣文蛤養殖池傳出慘重災情,許多民眾不解為何低溫會導致文蛤數量下降,縣府農業處漁業科科長張建成解釋低溫會導致「工作魚」虱目魚數量銳減,間接導致文蛤死亡。
此次寒流導致約6000公斤工作性質混養虱目魚凍傷,損失約30萬元,張建成表示,虱目魚在文蛤池中,扮演工作魚的角色,負責清除池中絲藻,若絲藻太多,會阻礙文蛤的生長,甚至「悶死」文蛤,夜間也會消耗過多的氧氣。
張建成表示,若沒有這「好用的工作魚」,就得人工撈除絲藻,這是很吃力的工作,即便請人也要花費人力成本,因此,虱目魚就成為最佳幫手;文蛤池混養虱目魚密度不用太多,全國各地從800~2500尾/公頃都有。
張建成說,虱目魚並不耐寒,水溫低於14℃以下,即可能發生凍傷情形,加上文蛤池水淺,僅50公分左右,水溫易隨冷空氣快速降低,因此,文蛤池的虱目魚都是首波受害魚種。
全國文蛤養殖面積達8672公頃,以雲林縣(3322公頃)、臺南市(3348公頃)最多,彰化縣(1280公頃)其次,其實嘉義縣(720公頃)佔比不多。
漁民表示,目前採用的防寒措施,包括在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加深池水或利用越冬溝,此外,抽取地下水灌注,或用常溫水燈照射,也能維持較高且穩定的水溫 。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