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台口腔癌篩檢獨步全球 男性嚼檳率明顯降
吃檳榔是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主因,國衛院今天發表研究指出,台灣是全球唯一由政府規劃執行定期口腔癌篩檢的國家,台灣男性檳榔嚼食率近年明顯下降,尤其30至39歲族群降幅最大。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楊奕馨上午在國衛院記者會表示,台灣檳榔嚼食的問題一直是口腔癌發生率高的主因。依據台灣最新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排名第4,每10萬人有41.15人確診;男性口腔癌死亡率也是第4名,死亡率每10萬人有15.04人。
降低檳榔嚼食率、協助民眾「戒檳榔」一直是口腔癌防治的重點。
楊奕馨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年7月在口腔腫瘤期刊Oral Oncology發表台灣檳榔嚼食盛行率有效下降的成果。台灣男性檳榔嚼食率自2007年17.2%以來至2018年為止已降到7%以下,其中尤其是30至39歲的族群降幅最大,每年減少1.7%。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自2007年檳榔嚼食率開始下降後約2年,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開始趨緩,並在2014年開始下降。其中,口腔癌防治工作,除了降低檳榔嚼食率之外,台灣是全世界唯一由政府規劃執行定期口腔癌篩檢的國家,口腔癌篩檢可以有效的早期發現口腔內的病變,進而早期治療。
依據楊奕馨等人在2019年2月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唯有在篩檢時發現癌症前期變異,才能有效達到癌症早期發現的成效。口腔癌高危險群的民眾主動參與癌症篩檢,是有效防治成功的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