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7歲女童休克急送醫 電動骨針及時給藥恢復意識

新竹縣一名7歲女童日前在家突然昏迷休克,女童母親發現後立即對女童進行心肺復甦術,並叫救護車緊急送往急診搶救,急診醫護人員眼見情況危急,立即施打「電動骨針」給予強心針藥物,女童才從休克昏迷恢復心臟跳動和意識,對著媽媽哭喊「我想活下去」。
東元綜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簡振宇表示,女童患有兒童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室中膈缺損」,當天上午在家突然昏迷,好險及時被母親發現,到院後醫護人員不間斷給予急救,包含電擊、插管及在15秒內完成電動骨針置入,使藥物經由骨骼內骨髓輸液給病人,提升心臟及血管的血液量,避免低血容性的休克及持續性心臟休止的發生,幫助女童恢復心臟跳動。
簡振宇說,急診面對「突發性心臟休止」病患是分秒必爭的戰場,有效且高品質的心肺復甦術與強心藥物的搭配,能提高「突發性心臟休止」病患的存活率。過往施打強心藥物大多使用IC針,但施打速度以及對環境的彈性應變,相較電動骨針(俗稱IO針)成功效率較低。
電動骨針主要的施打位置以小腿處的近端脛骨與肩膀處的肱骨頭,對到院前的救護技術人員而言,有操作容易、成功率高等優點,雖然針頭穿過骨頭進入骨髓腔,但傷口僅有小孔洞,能快速癒合。
簡振宇指出,該院過去面對突發小兒心臟休止個案中,傳統周邊靜脈的置入,需要5分鐘經多次嘗試才完成,相較在近端脛骨的IO針置入僅15秒內即可完成,多了5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而面對重大外傷休克病患,止血與輸血同等重要,由於創傷造成低血容性休克可能造成周邊靜脈不容易建置,IO針置入近端肱骨頭能有效在30分鐘快速輸血3公升,避免病患因嚴重低血容性休克產生心臟驟停的遺憾。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