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苗水稻停灌不強制耕除 陳吉仲:尊重農民處理方式

今年水情空前嚴峻,桃竹苗地區1.9萬公頃農地將停灌,農委會祭出相對優惠的停灌補償方案,受創最重的水稻田每公頃約可獲12萬元,但農民批評水稻正在抽穗,強行耕除太浪費也太殘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只要確認種植水稻就會把補償匯到農民戶頭,「之後水稻田作物處理,我們尊重農民處理方式。」
陳吉仲表示,經濟部水利署將會銜農委會農田水利署,今天下午5時左右,將正式公告桃竹苗1.9萬公頃停灌面積,內容包括水稻停灌補償金額,屆時補償金額將會比農民實際損失更高。
陳吉仲說,面對旱情影響,除了農業部門以外,民生、工業都受影響,農委會責任是照顧好農民權益,至於消費者關注的糧食安全問題也不用擔心,因為停灌1.9萬公頃面積,僅占台灣所有灌區32萬公頃5%,現在真正要面臨的問題不是下半年,而是明年反聖嬰年時,某些地方降雨量可能大幅減少,將全面盤點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受影響的作物調適策略。
針對外界質疑,每次用水調度都先犧牲農業用水,陳吉仲說,「這次完全不一樣」,首次56年來沒有颱風侵台帶來雨量,梅雨季雨量比往年少四成,之所以在桃竹苗地區停灌,是因為當地的石門、永和山等水庫降雨量,較往年歷史紀錄四成還低,降雨量減少不得不停灌,即使把民生、工業用水都給農業使用也不夠。
陳吉仲表示,現在做這樣的決策是優先保障農民收入,也期待所有消費者了解氣候變遷對農業部門、日常生活會造成很大困擾,如何做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溫室氣體減碳才是更重要工作。
陳吉仲說,1.3萬公頃水稻田的補助都給實際耕作者,只要具名申請即可,實際耕作認定與否由場試所協助農田水利署辦理,絕對會執行到位。至於剩餘0.6萬公頃包括蔬菜、雜糧等,也會盡快研擬損失跟補償,下周公布。
農委會昨天宣布停灌補償時,希望農民領到補償費用以後,就可以盡快翻犁整地,「把地上物殘株當作綠肥」。但由於桃竹苗水稻正在抽穗,再過一個多月就可收成,有農民質疑現在停灌、翻犁整地太殘忍。
陳吉仲今天表示,農民可登記申請補償,只要確認種植水稻、沒有爭議下,會用最快時間把錢匯到農民戶頭,之後水稻田上面的作物處理,「我們尊重農民處理方式」。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