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會看博物館 北市聯醫推動「社交處方箋」

你能想像,病患到醫院看診,醫師開的處方箋不是拿藥,而是博物館、演唱廳門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援引歐洲治療新趨勢,推動「跨界合作」,結合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交響樂團,為替失智病友開立「社交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
所謂社交處方箋,是由醫師開立處方箋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相關活動,無論是藝術、音樂、運動等,都可做為處方箋內容。病友依喜好參加,不僅能幫助預防及治療、延緩疾病病程,還可節省醫療資源。
劉建良說,除了為失智症者安排的失智據點、日間照護中心活動,還鼓勵他們參觀博物館、欣賞音樂會,把失智者當一般人對待,就像國際失智症協會宣導「去標籤化」,失智者和一般人並沒不同,只是腦部生病了,就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樣,不該被標籤、汙名化。
因此,劉建良先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作,開立「博物館處方箋」,病人和家屬可憑處方箋兌換免費門票參觀展覽,台博館也培訓志工,為失智症病友服務導覽。另外,還和國立交響樂團洽談,開立「音樂處方箋」,讓失智症病友與家屬了解古典音樂之美。
一位70多歲輕度失智阿公,原本木訥寡言,在工作人員帶領和家人陪伴逛台博館後,竟會主動與人互動,還說要參與更多活動。另有照顧者說,以往不敢自行去的場合,因為有專業人員帶領,才有機會帶失智家人到國家音樂廳。
北市聯醫今年將繼續拓展社交處方箋範疇,還將編製手冊,列出社交處方箋地圖,鼓勵病友與家屬走出家門。
另外,為傳遞「失智者跟你我都一樣生活著」的平等精神,9月國際失智症月,市聯醫院舉辦特展,即日起至10月4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8樓東南側特展區,規畫以失智症者為主體的藝術創作展,透過「共視」、「共聲」、「共融」三大展區,呈現失智者內心的世界,同時展現醫事人員與陪同者的團隊精神。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