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研究人體臨床試驗樟芝可降低脂肪肝 登美國臨床期刊

全球每4人就有一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光田綜合醫院和弘光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營養系,6年前開始進行「樟芝菌絲體於非酒精性脂肪肝輔助療法之人體臨床試驗」,研究結果指出量產型液態發酵之樟芝菌絲體中一些特定指標成分,在服用後可以調整免疫反應、降低脂肪肝及發炎程度,這是國內首次研究發現,研究報告發表在這一期的「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依國家衛生研究院第778期電子報報導,目前全球每4人即有一名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11.4至4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程是先從肝細胞累積脂肪的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開始,伴隨著發炎而形成肝細胞損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發展至肝纖維化。約25至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肝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
民間相信樟芝對保肝有其明顯效果,推測作為西藥的輔助治療方面有其優點,包括已有長期食用經驗,安全性高;弘光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自從1997年第一篇發表樟芝菌絲體功效以來,已陸續發表指出樟芝菌絲多醣體成分於小鼠動物試驗中,可提升肝臟組織中抗氧化酵素活性,避免肝臟之急性發炎症狀,與中興大學合作之研究,發現此多醣體成分,具有抑制肺癌細胞轉移至肝臟之功能,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之研究,則發現具有抑制良性攝護腺肥大之效果。
生科系教授喬長誠指出,樟芝國際發表期刊自1995年以來已接近500篇報告發表,只有4篇人體臨床研究報告,但是卻沒有相關脂肪肝疾病研究。過去研究脂肪肝也幾乎是動物、細胞上的實驗,沒有人體臨床試驗,因此,6年前學校開始和光田綜合醫院共同研究從事樟芝於非酒精性脂肪肝輔助療法的人體臨床試驗。
臨床人體試驗耗時,所需經費又多,臨床受試者能配合長期執行到計畫結束的也不多,喬長誠坦言,人體試驗執行上難度高,且需要長時間進行,團隊一一克服,使用具有健字號許可證、尤其是獲得兩項護肝與降血壓功能健康食品認證的樟芝菌絲體膠囊,讓臨床受試者服用。
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長柯萬盛表示,飲食西方化、民眾缺乏運動下及B、C肝病成功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變成為目前主要的肝臟疾病,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療仍局限於飲食營養控制與運動,沒有特殊治療方法,也還沒有核准有效的西藥能治療,因此使用樟芝菌絲體,以嚴謹之雙盲試驗設計方式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柯萬盛說,經過一段時間之臨床試驗後,最後完成之受試者共28位,試驗期間每天口服3顆膠囊(每粒420毫克的樟芝菌絲體),或420毫克的賦形劑作為安慰劑,樟芝菌絲體中已知含3種小分子化合物及1種多醣體大分子指標成分,3個月後進行第一次的複檢,6個月後再進行複檢,研究期間,對受試者進行血液生化分析、免疫功能測定、炎性細胞因子測定和肝脂肪測試(FibroMax)。
柯萬盛表示,經過2次檢測,發現受試者可以調整免疫反應、降低脂肪肝及發炎程度,研究結果發表在這一期《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他說這是國內首次研究發現,將有助於我國樟芝生技產業往國際市場發展及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